秋登卦山遊半線 完登步道送好禮 卦山大縱走 8條路線等您來挑戰
【記者 高子羚 彰化報導】
彰化縣政府辦理「卦山大縱走 彰化兜兜圈」步道健行活動,2日上午在縣府中庭辦理活動宣傳記者會,彰化縣長王惠美、活動代言人藝人王燦與民代等人與會,王縣長表示,今年「卦山大縱走」活動邁入第三年,以「小山怪挑戰」為主題,自9月7日起至11月30日登場,精選縣內8條景色優美步道,規劃三部曲系列活動,並推陳出新加入3D小山怪動畫、美食小吃等亮點,歡迎鄉親來挑戰。8條登山步道,包括彰化八卦山天空步道、桃源里森林步道、員林藤山步道、花壇大嶺巷步道、芬園挑水古道、社頭中央嶺及十八彎古道、田中森林公園步道及二水坑內坑森林步道,且於活動期間安排8場次的千人健行活動,完登禮有涼感巾、袖套、小方巾等,很適合登山時使用,歡迎大家來參加卦山大縱走、吃美食、集章、抽大獎!
王縣長表示,活動有三部曲,第一部曲「登山健行抽好禮」,自9月7日至11月30日,只要參加8條步道健行,即可透過「愛玩彰化」官方LINE帳號參加數位集章抽獎,走完4條就有1次抽獎機會,走完8條有2次機會,獎品包括iPad Air、Apple Watch、50吋電視等豐富獎項;且只要完登一條登山步道就享有37家特約店家優惠或滿額贈禮。
王縣長表示,第二部曲「健走美食之旅」,10月12日在八卦山天空步道,將與彰化爌肉飯節-大胃王比賽結合,只要報名參加並完登步道者,即可免費兌換爌肉飯。
王縣長指出,第三部曲「千人齊步走」活動,8條路線規劃於9/7、9/14、9/28、10/5、10/12、10/26、11/9、11/16共舉行8場次的健行活動,民眾只要上網完成報名並加入《愛玩彰化》LINE參與卦山大縱走活動,每條路線完成2枚數位集章任務,即可兌換步道完登禮,每場次送的東西不同,有袖套、登山襪、小方巾、涼感巾、爌肉飯、保溫瓶等;其中在10月5日在社頭清水岩寺將舉辦主場活動,現場有摸彩活動及在地特色市集展售;而社頭「中央嶺步道」更是這幾條步道中風景美麗且難易度最高,被列為台灣必訪百大步道之一,歡迎大家來挑戰。
王縣長表示,同時在活動這段期間有「2024彰化Go購」抽獎活動,來到彰化消費滿500元,有機會中大獎,另外,「2024彰化爌肉飯節」集章活動自即日起至10月31日為期二個月,不僅可以滿足您的口慾,又可以達到健康的需求。
城市暨觀光發展處表示,今年「卦山大縱走 彰化兜兜圈」活動為期將近3個月,新增3D小山怪動畫、美食小吃等活動亮點,在愛玩彰化FB臉書分享你最愛的八卦山步道美景照片,就有機會獲得好禮,記者會更邀請知名藝人元氣暖男王燦與王惠美縣長分享八卦山步道之美,好吃又好玩的彰化,快揪家人好友一起來參加,邀請大家上網報名參加「卦山大縱走 彰化兜兜圈」活動。
與會貴賓有縣議員温芝樺、黃柏瑜、蕭妤亘、凃淑媚、劉惠娟、彰化縣旅遊產業協會理事長黃昱哲、魔菇部落休閒農場協理楊詠晴、台灣優格餅乾學院館長黃曜崇、台塑生醫館長陳俊男、全國麗園大飯店總經理李孟哲、楊家香肉鬆經理楊芝芸、大苑子營運顧問張瀞文、杉行碗粿老闆娘顧錦屏、戶羽機關車園區經理顏義鍠、小仁泉極品豆漿社頭店負責人蔡政峰、宝柚食品-水水果饌總經理特助蕭淳元、順泰蜜餞老闆娘蕭莉楹、手套博物館經理陳品妤、興麥蛋捲組長曾琇怡、彰化縣忠孝長青協會理事長楊永速、桃源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曾福生、縣府城市暨觀光發展處長王瑩琦、新聞處長李俊德、城市暨觀光發展處副處長洪世益、各級民代與地方仕紳等。
秋登卦山遊半線 完登步道送好禮 卦山大縱走 8條路線等您來挑戰
【記者 高子羚 彰化報導】
彰化縣政府辦理「卦山大縱走 彰化兜兜圈」步道健行活動,2日上午在縣府中庭辦理活動宣傳記者會,彰化縣長王惠美、活動代言人藝人王燦與民代等人與會,王縣長表示,今年「卦山大縱走」活動邁入第三年,以「小山怪挑戰」為主題,自9月7日起至11月30日登場,精選縣內8條景色優美步道,規劃三部曲系列活動,並推陳出新加入3D小山怪動畫、美食小吃等亮點,歡迎鄉親來挑戰。8條登山步道,包括彰化八卦山天空步道、桃源里森林步道、員林藤山步道、花壇大嶺巷步道、芬園挑水古道、社頭中央嶺及十八彎古道、田中森林公園步道及二水坑內坑森林步道,且於活動期間安排8場次的千人健行活動,完登禮有涼感巾、袖套、小方巾等,很適合登山時使用,歡迎大家來參加卦山大縱走、吃美食、集章、抽大獎!
王縣長表示,活動有三部曲,第一部曲「登山健行抽好禮」,自9月7日至11月30日,只要參加8條步道健行,即可透過「愛玩彰化」官方LINE帳號參加數位集章抽獎,走完4條就有1次抽獎機會,走完8條有2次機會,獎品包括iPad Air、Apple Watch、50吋電視等豐富獎項;且只要完登一條登山步道就享有37家特約店家優惠或滿額贈禮。
王縣長表示,第二部曲「健走美食之旅」,10月12日在八卦山天空步道,將與彰化爌肉飯節-大胃王比賽結合,只要報名參加並完登步道者,即可免費兌換爌肉飯。
王縣長指出,第三部曲「千人齊步走」活動,8條路線規劃於9/7、9/14、9/28、10/5、10/12、10/26、11/9、11/16共舉行8場次的健行活動,民眾只要上網完成報名並加入《愛玩彰化》LINE參與卦山大縱走活動,每條路線完成2枚數位集章任務,即可兌換步道完登禮,每場次送的東西不同,有袖套、登山襪、小方巾、涼感巾、爌肉飯、保溫瓶等;其中在10月5日在社頭清水岩寺將舉辦主場活動,現場有摸彩活動及在地特色市集展售;而社頭「中央嶺步道」更是這幾條步道中風景美麗且難易度最高,被列為台灣必訪百大步道之一,歡迎大家來挑戰。
王縣長表示,同時在活動這段期間有「2024彰化Go購」抽獎活動,來到彰化消費滿500元,有機會中大獎,另外,「2024彰化爌肉飯節」集章活動自即日起至10月31日為期二個月,不僅可以滿足您的口慾,又可以達到健康的需求。
城市暨觀光發展處表示,今年「卦山大縱走 彰化兜兜圈」活動為期將近3個月,新增3D小山怪動畫、美食小吃等活動亮點,在愛玩彰化FB臉書分享你最愛的八卦山步道美景照片,就有機會獲得好禮,記者會更邀請知名藝人元氣暖男王燦與王惠美縣長分享八卦山步道之美,好吃又好玩的彰化,快揪家人好友一起來參加,邀請大家上網報名參加「卦山大縱走 彰化兜兜圈」活動。
與會貴賓有縣議員温芝樺、黃柏瑜、蕭妤亘、凃淑媚、劉惠娟、彰化縣旅遊產業協會理事長黃昱哲、魔菇部落休閒農場協理楊詠晴、台灣優格餅乾學院館長黃曜崇、台塑生醫館長陳俊男、全國麗園大飯店總經理李孟哲、楊家香肉鬆經理楊芝芸、大苑子營運顧問張瀞文、杉行碗粿老闆娘顧錦屏、戶羽機關車園區經理顏義鍠、小仁泉極品豆漿社頭店負責人蔡政峰、宝柚食品-水水果饌總經理特助蕭淳元、順泰蜜餞老闆娘蕭莉楹、手套博物館經理陳品妤、興麥蛋捲組長曾琇怡、彰化縣忠孝長青協會理事長楊永速、桃源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曾福生、縣府城市暨觀光發展處長王瑩琦、新聞處長李俊德、城市暨觀光發展處副處長洪世益、各級民代與地方仕紳等。
「2024宜蘭美術獎」頒獎典禮暨展覽開幕
【記者 廖羽庭 宜蘭報導】
宜蘭藝術界年度盛事「宜蘭美術獎」於9月1日下午於羅東文化工場舉行頒獎典禮暨展覽開幕式,縣長林姿妙親臨頒獎,鼓勵得獎者熱衷地投入藝術創作,給予嘉勉及肯定,並呼籲鄉親們到羅東文化工場2樓天空藝廊欣賞得獎作品,徜徉藝術心靈及感官之洗禮,也為得獎者喝采。
縣長林姿妙表示,上任以來致力於推廣藝術與文化的扎根及發展,宜蘭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及充沛的藝文能量,縣府多年來藉由全國美術競賽,提供地方與全國藝術競技的交流平台,擴展藝術家的能見度及促進藝術文化發展脈動,豐富並開啟宜蘭寬闊的藝術色彩與美學視野。宜蘭美術獎已成為國內重要藝術競技活動,吸引各界藝術專才參與競賽。另外「宜蘭意象獎」鼓勵藝術家以宜蘭元素為創作基底,激盪更多藝術菁英參與競逐創作屬於宜蘭的藝術作品,讓宜蘭成為藝術氣息豐富的友善城市。
今年宜蘭美術獎共501件作品參賽,經聘請專家分類初審、複審及不分類決審,選出宜蘭獎及宜蘭意象獎各1名、銀獎及銅獎各2名、優選13名及佳作78名。宜蘭獎由張志達先生所創作的《你在找我嗎?》攝影作品獲得,他從魚市場取材,將畫中主角反覆實驗不同的油質覆蓋、澆淋...,直到濃稠黑亮油污的垂墜感,形塑似已溺斃的蟹、貝、蝦、魚最後身影,讓人覺得沈重、令人不捨,再現黑色海岸的悲歌,以攝影手法與低調觀看模式,喚起我們一起保護海洋生態的共識;宜蘭意象獎由洪俊銘所創作的《雲開見青》油畫作品獲得,作品中以蘭陽平原收割後的稻田、斑駁的廠房及路旁枯樹,隱喻疫情時代與冬季的荒涼。當疫情過後春雨到來,灰暗的天空顯露出背後的藍天、工廠復甦、良田濕潤、萬物重生,再度回到充滿希望的未來,表現出多雨濕潤的蘭陽平原景象。以上2件作品將獲得宜蘭縣政府文化局永久典藏,宜蘭獎獲獎人於得獎3年內可申請於文化局所屬視覺藝術場域舉辦個展。
2024宜蘭美術獎得獎作品在羅東文化工場2樓天空藝廊展出,展現來自全國藝術家獨特之創作及詮釋,作品多元豐富精彩可期,展期至9月22日,歡迎各界藝術同好蒞臨,共赴一場澎湃之視覺饗宴。
「2024宜蘭美術獎」頒獎典禮暨展覽開幕
【記者 廖羽庭 宜蘭報導】
宜蘭藝術界年度盛事「宜蘭美術獎」於9月1日下午於羅東文化工場舉行頒獎典禮暨展覽開幕式,縣長林姿妙親臨頒獎,鼓勵得獎者熱衷地投入藝術創作,給予嘉勉及肯定,並呼籲鄉親們到羅東文化工場2樓天空藝廊欣賞得獎作品,徜徉藝術心靈及感官之洗禮,也為得獎者喝采。
縣長林姿妙表示,上任以來致力於推廣藝術與文化的扎根及發展,宜蘭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及充沛的藝文能量,縣府多年來藉由全國美術競賽,提供地方與全國藝術競技的交流平台,擴展藝術家的能見度及促進藝術文化發展脈動,豐富並開啟宜蘭寬闊的藝術色彩與美學視野。宜蘭美術獎已成為國內重要藝術競技活動,吸引各界藝術專才參與競賽。另外「宜蘭意象獎」鼓勵藝術家以宜蘭元素為創作基底,激盪更多藝術菁英參與競逐創作屬於宜蘭的藝術作品,讓宜蘭成為藝術氣息豐富的友善城市。
今年宜蘭美術獎共501件作品參賽,經聘請專家分類初審、複審及不分類決審,選出宜蘭獎及宜蘭意象獎各1名、銀獎及銅獎各2名、優選13名及佳作78名。宜蘭獎由張志達先生所創作的《你在找我嗎?》攝影作品獲得,他從魚市場取材,將畫中主角反覆實驗不同的油質覆蓋、澆淋...,直到濃稠黑亮油污的垂墜感,形塑似已溺斃的蟹、貝、蝦、魚最後身影,讓人覺得沈重、令人不捨,再現黑色海岸的悲歌,以攝影手法與低調觀看模式,喚起我們一起保護海洋生態的共識;宜蘭意象獎由洪俊銘所創作的《雲開見青》油畫作品獲得,作品中以蘭陽平原收割後的稻田、斑駁的廠房及路旁枯樹,隱喻疫情時代與冬季的荒涼。當疫情過後春雨到來,灰暗的天空顯露出背後的藍天、工廠復甦、良田濕潤、萬物重生,再度回到充滿希望的未來,表現出多雨濕潤的蘭陽平原景象。以上2件作品將獲得宜蘭縣政府文化局永久典藏,宜蘭獎獲獎人於得獎3年內可申請於文化局所屬視覺藝術場域舉辦個展。
2024宜蘭美術獎得獎作品在羅東文化工場2樓天空藝廊展出,展現來自全國藝術家獨特之創作及詮釋,作品多元豐富精彩可期,展期至9月22日,歡迎各界藝術同好蒞臨,共赴一場澎湃之視覺饗宴。
「2024宜蘭美術獎」頒獎典禮暨展覽開幕
【記者 廖羽庭 宜蘭報導】
宜蘭藝術界年度盛事「宜蘭美術獎」於9月1日下午於羅東文化工場舉行頒獎典禮暨展覽開幕式,縣長林姿妙親臨頒獎,鼓勵得獎者熱衷地投入藝術創作,給予嘉勉及肯定,並呼籲鄉親們到羅東文化工場2樓天空藝廊欣賞得獎作品,徜徉藝術心靈及感官之洗禮,也為得獎者喝采。
縣長林姿妙表示,上任以來致力於推廣藝術與文化的扎根及發展,宜蘭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及充沛的藝文能量,縣府多年來藉由全國美術競賽,提供地方與全國藝術競技的交流平台,擴展藝術家的能見度及促進藝術文化發展脈動,豐富並開啟宜蘭寬闊的藝術色彩與美學視野。宜蘭美術獎已成為國內重要藝術競技活動,吸引各界藝術專才參與競賽。另外「宜蘭意象獎」鼓勵藝術家以宜蘭元素為創作基底,激盪更多藝術菁英參與競逐創作屬於宜蘭的藝術作品,讓宜蘭成為藝術氣息豐富的友善城市。
今年宜蘭美術獎共501件作品參賽,經聘請專家分類初審、複審及不分類決審,選出宜蘭獎及宜蘭意象獎各1名、銀獎及銅獎各2名、優選13名及佳作78名。宜蘭獎由張志達先生所創作的《你在找我嗎?》攝影作品獲得,他從魚市場取材,將畫中主角反覆實驗不同的油質覆蓋、澆淋...,直到濃稠黑亮油污的垂墜感,形塑似已溺斃的蟹、貝、蝦、魚最後身影,讓人覺得沈重、令人不捨,再現黑色海岸的悲歌,以攝影手法與低調觀看模式,喚起我們一起保護海洋生態的共識;宜蘭意象獎由洪俊銘所創作的《雲開見青》油畫作品獲得,作品中以蘭陽平原收割後的稻田、斑駁的廠房及路旁枯樹,隱喻疫情時代與冬季的荒涼。當疫情過後春雨到來,灰暗的天空顯露出背後的藍天、工廠復甦、良田濕潤、萬物重生,再度回到充滿希望的未來,表現出多雨濕潤的蘭陽平原景象。以上2件作品將獲得宜蘭縣政府文化局永久典藏,宜蘭獎獲獎人於得獎3年內可申請於文化局所屬視覺藝術場域舉辦個展。
2024宜蘭美術獎得獎作品在羅東文化工場2樓天空藝廊展出,展現來自全國藝術家獨特之創作及詮釋,作品多元豐富精彩可期,展期至9月22日,歡迎各界藝術同好蒞臨,共赴一場澎湃之視覺饗宴。
Popular
「2025澎湖花火節」五鄉一市景點裝置吸睛亮相打卡抽獎熱潮席捲全澎湖
【記者 潘紅岩 澎湖報導】
2025澎湖國際海上花火節於4月28日舉行試放場,現場人潮湧現,為年度花火盛會揭開序幕。活動將於5月5日正式開幕,今年特別與國際知名品牌合作,創造話題與聲量,也特別在縣內五鄉一市設置角色裝置藝術,不僅增添趣味與話題,更引領遊客深度探索澎湖、體驗花火節的熱鬧氛圍。
裝置藝術設於馬公市觀音亭主場地、湖西鄉龍門閉鎖陣地、白沙鄉跨海大橋(通梁端)、西嶼鄉三仙塔景觀台、望安鄉網垵口沙灘及七美鄉遊客中心,目前皆已設置完成,迅速成為民眾拍照打卡的熱門景點。這些活潑逗趣的角色造型與澎湖在地風情相互呼應,預期將成為今年夏季最具魅力的拍照新地標,搭配璀璨煙火與主題無人機秀,為遊客營造難忘的感動回憶。
為配合裝置藝術展出,旅遊處同步推出「FB打卡抽好禮」活動,自5月5日至7月29日止,只需完成簡單步驟即可參加抽獎、有機會抽中好禮。民眾需追蹤「澎湖國際海上花火節」Facebook粉絲專頁,前往下列任選三處指定地點(包含五鄉一市合作品牌裝置藝術6處、澎湖化石館、生物多樣性展示館、開拓館、金龜頭砲台、篤行十村、龍門閉鎖陣地),與角色裝置藝術或館舍門面合影,並將三張照片上傳至指定貼文留言區,即具抽獎資格。活動每月舉辦一次抽獎,5至7月各送出2台iPad,另有機票、船票、住宿券、海洋牧場體驗券等豐富獎項,邀請大家熱情參與,共享夏日盛會。
此外,花火節期間縣府提供免費接駁車服務,於每場煙火施放日晚間7時至10時營運,從觀音亭主場往返文澳國小體育館(新店路側)與縣府衛生局(步行約450公尺可抵主場)。接駁車沿途停靠第三漁港國際廣場(新店路側日光遮棚下)與南海遊客中心(同和路側公車格),每15分鐘一班,歡迎民眾多加利用,舒緩交通壅塞。
散場後接駁車服務將持續至晚間10點,旅客可於縣府衛生局站等候接駁車,依序返回南海遊客中心、國際廣場及文澳國小體育館。
花火節觀音亭主場活動亦設有免費輪椅借用服務,借用地點包括觀音亭會場服務台、救國團澎湖青年活動中心(介壽路)、澎湖縣政府警衛室及縣府衛生局。服務時間為當日晚間6時30分至9時30分,借用時僅需抵押身分證明文件正本(本國身分證或有效期內護照),並請於當日歸還,以共同珍惜公共資源。更多詳情請見官方網站「澎湖Travel」或Facebook粉絲專頁「澎湖國際海上花火節」。
菊島中興國小校外參訪「消防教室」
【記者 王克瑞 澎湖報導】
為加強學童對於火災的認知,本縣中興國小師生特於114年4月30日上午,利用校外教學活動機會,前往消防局參加「消防教室」活動,體驗動態防火防災教育課程。
本次活動人數共有58位學童,由馬公消防分隊教官安排豐富課程,引領小朋友體驗擔任消防員、認識各項消防專業器材及學習防災知識,室外體驗課程有消防車輛射水、各式消防車輛及器材介紹、滅火器操作、雲梯車救援及CPR體驗,其中最令學童期待的非雲梯車莫屬,平時只有在卡通或電影中看過,實際乘坐後才體會到高處作業的難度與恐懼感,是人生中難得的體驗。藉由此次教育課程,讓師生實際了解正確防火防災知識與逃生觀念,將防災教育向下扎根。
每一次的消防教室,教官們總是費盡心力規劃籌備,以學童快樂體驗、收穫滿載為目標,並希望能從中體會火災的可怕、學習火場逃生的知識及了解消防員救災之不易。小朋友們返回家中跟家人分享心得時,一併將居家防火概念傳遞給家人親戚,加速防災知識普及化,以有效地降低災害之發生。
車禍後顏面骨重創 正顎手術恢復咬合功能與自信容貌
【記者 王克瑞 台中報導】
38歲的余先生半年前因車禍導致顏面嚴重骨折,上排牙齒幾乎全數脫落,無法咬合與咀嚼,只能吃軟質或流質食物,曾多次到牙科診所諮詢植牙,但因上顎骨過度後縮而無法進行。余先生後至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求診,由整形外科蘇群琳醫師規劃手術,透過正顎手術改善上顎骨後縮問題,不僅復原口腔功能,也讓臉部輪廓更為和諧。
蘇群琳醫師表示,雖然余先生顏面骨折已癒合,但車禍造成的上顎骨後縮,若直接植牙,由於骨骼位置異常,將難以確保正常的咬合功能,且中臉凹陷讓外貌視覺上比實際年齡更加蒼老。因此建議先接受正顎手術,將上顎骨截骨並前移至理想位置,待骨骼癒合後再進行植牙,以確保咬合穩定與改善臉部輪廓。
為確保手術精準,醫療團隊為余先生制定個人化治療計畫。牙科醫師先為其製作暫時性假牙,模擬預計植牙位置,並透過CASS(Computer-Assisted Surgical Simulation)電腦輔助手術模擬技術,精確規劃手術步驟並預測上顎骨前移的咬合狀況,依此製作術中使用的咬合導板,使手術結果貼合術前模擬計劃。余先生的上顎已於術後調整至理想植牙位置,預計半年後進行植牙。此外,中臉凹陷問題亦獲得改善,整體臉部輪廓顯得更為和諧自然。
蘇群琳醫師指出,正顎手術適用於矯正顎骨位置異常所導致的功能或美觀問題,常見適應症包括:下顎前突(戽斗)、上顎或上下顎前突(暴牙)等,這些狀況可能與先天性顱顏發育異常、後天齒顎發展問題或外傷有關,可能影響咀嚼、發音、呼吸,甚至造成臉部比例不協調。手術方式是透過截骨調整上下顎骨位置,使其達到理想咬合與臉型比例,並以骨釘固定,維持穩定癒合。現今正顎手術結合CASS技術,能精準預測骨骼移動與術後咬合,使手術計畫與實際結果高度吻合,提升整體治療效果。
蘇群琳醫師提醒,正顎手術後約1至2週內可恢復日常活動,但腫脹可能持續1至2個月,完全消腫大約需要3至6個月;術後初期需食用流質或軟質食物,約6至8週可逐步恢復正常飲食;術後初期,部分病人可能因咬合變化而短暫影響發音,隨著適應新咬合,多數病人可恢復正常發音。另外,術後通常要搭配牙齒矯正治療,進一步改善咬合與牙列排列,維護長期穩定的治療效果。
蘇群琳醫師強調,正顎手術不僅能改善功能問題,也能大幅提升容貌與自信心。如果民眾有顎骨發育異常、咬合不正(如:戽斗、暴牙、顏面不對稱、顎骨後縮)、或因顏面外傷導致咀嚼或外觀受影響,建議應該及早諮詢專業醫師,以獲得最適合的治療意見。
短筆+垂直牆面 南投醫院治療師讓孩子培養良好握筆姿勢
【記者 潘紅岩 南投報導】
貝貝(化名)是一名5歲的大班孩童,在美術課上,他總是塗色得非常慢,導致當其他同學已經完成畫作時,他卻只完成了一小部分。這讓追求完美的貝貝感到沮喪。幼兒園老師觀察後發現,貝貝的握筆姿勢尚未成熟,可能影響了他的書寫與塗色效率,於是建議家長尋求職能治療師的協助。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黃傳惠職能治療師表示,進入小學後,孩子將面對許多需要使用紙筆的學習活動,因此培養良好的握筆姿勢,是課業學習的重要準備之一。家長們也很希望孩子能夠寫出好字,但要如何以自然、不強迫的方式幫助孩子建立這項能力呢?
根據 Vander Hart 等人(2010)與 Yakimishyn(2002)研究指出,兒童使用短蠟筆在垂直面上進行塗鴉活動,有助於發展更成熟的握筆方式。黃傳惠職能治療師分別針對「垂直牆面活動」與「短筆工具的使用」的好處來做說明。
垂直牆面進行活動的三大優點:
1.提升肩膀穩定度:在垂直面進行操作時,孩子需抬高手臂,這會啟動肩胛周圍的肌群,幫助肩關節穩定。當肩部穩定後,小手能更有效率地進行精細動作,如塗鴉、畫線或握筆書寫。
2.促進手腕形成適當角度:在垂直面活動時,手腕會自然呈現「上翹(背屈)」的姿勢,這種姿勢有助於小肌肉發力與靈活運作,是影響寫字速度與靜態操作效率的關鍵條件之一。
3.鼓勵良好的書寫姿勢:正確的坐姿需要頭、頸成一直線。當孩子面對與眼睛平行的垂直牆面時,會自然抬頭挺胸,同時腹部與背部肌肉持續出力以維持姿勢,這能有效強化核心肌群,是養成良好坐姿的基礎。
使用短筆的三大優點:
1.自然的調整握筆方式:當孩子使用短蠟筆或粉筆時,因筆桿較短,無法用整隻拳頭包覆,只能以拇指、食指與中指的指尖來進行抓握與操作。這樣的方式能自然而然引導孩子形成較成熟的握筆姿勢,比刻意糾正更加輕鬆有效。
2.加強小手前三指的靈活:標準的三指握筆法是拇指、食指與中指共同握住筆桿進行移動,無名指與小指則負責手部穩定。透過短筆的使用,可大幅提高手部兩側的分化能力,讓孩子在未來書寫時更能掌握筆畫的細緻控制,寫出更整齊、清晰的字體。
3.促進弧口出現:當孩子以三指握住短筆時,會同時促使大魚際肌群(Thenar muscle)發力,包括外展拇短肌、屈拇短肌與對掌拇肌,進而促進縱向手弓發展。這個「弧口」能有效提高運筆效率與靈活度,是穩定書寫動作的重要基礎。
黃傳惠職能治療師表示,透過遊戲化的方式,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自然發展手部肌肉與握筆技巧,是培養書寫能力最理想的方式。循序漸進、尊重孩子的發展節奏,避免過度強迫,才能讓學習變得更有動力也更有效果。
0~6歲是孩童發展重要階段,南投醫院特別設立「兒童早療評估暨復健中心」,透過單一服務窗口、跨專業醫療團隊,建立完整專業的兒童發展評估系統服務,以利提供家長全方位的掌握兒童發展情形。
美關稅盪漾 許縣長呼籲談判不能犧牲農業
【記者 潘紅岩 南投報導】
美國關稅政策,衝擊各行業,縣長許淑華日前邀請企業座談外,11日另邀請13鄉鎮市農會探討農業的影響。由於縣府初步評估認為,美國關稅將影稻米、茶葉等農產品,許縣長呼籲中央,未來如擴大對美採購,不能犧牲台灣農業和農民權益。
美發布對等關稅政策,造成全世界動盪,縣府除了邀企業及產業界開會,彙整意見提供中央做紓困、後續補貼或減免參考外,縣府另邀請全縣13鄉鎮市農會、縣農會及中華民國農會,希望了解農民心聲。
許縣長表示,農民朋友可能還感受不到美國對等關稅對農業的衝擊,但賴總統宣布未來將加大對美採購及進口,縣府評估認為,將遭到衝擊農產品主要有稻米、茶葉、香菇、梅子、花卉、蜂蜜等等,涵蓋面很廣。
許縣長指出,未來如擴大對美採購,一定要保持市場的穩定,不能犧牲台灣農業和農民權益,這是談判過程中需注意的,縣府也請各農會掌握產業分布,隨時提供數據,希望談判結果,不會對台灣農造成太大衝擊,縣府也會密切注意,保護農業。
中華民國農會總幹事張永成說,美國關稅影響整體台灣經濟,不是單一農業而已,台灣糧食自給率不過才31%,大部分糧食依賴進口,而美國是糧食輸出國,對等關稅處理,期待台灣經得起關稅衝擊。
縣農會總幹事曾明瑞表示,台灣銷到美國如果課徵10%以上關稅稅率,將造成農產品衝擊,不利於台灣小農經濟的維持,盼中央和美國進行談判時應注意。
縣府農業處副處長曾銀位簡報表示,台灣農產品銷美,受關稅提高影響的主要農產品,南投縣有茶、米、香菇、蝴蝶蘭、養蜂業產品等,面對關稅影響,建議多管齊下,除了建議提高紓困金,輔導農民團體及農企業提升競爭力、提高產品價值、加強行銷,協助老農離農及青農返鄉,也是因應對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