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願修道場中元普渡法會圓滿結束 感恩神佛庇佑
【記者 吳慧蓮 南投報導】
2024年8月11日,南投市行願修道場舉辦了一場莊嚴隆重的中元普渡法會。此次法會由行願修道場主持人陳貴琴師姐親自帶領,吸引了十方信眾熱情參與,活動在肅穆的氛圍中圓滿結束。
陳貴琴師姐在法會上表示:「春去秋來,歲月匆匆,行願修道場不知不覺間已成立將近21年。我們也延續成立了『行願修道會』,心中感慨萬千,唯有感激、感動、感恩的心情來表達此刻的心境。」
談及行願修道場的創立歷程,陳師姐提到其中的「時」與「勢」的重要性。她指出,當時正值末法時期,眾靈雖已達超凡境界,但因未能斷除貪嗔癡,無法登上神佛果位,反而墮入魔道,與神佛抗衡,導致世間正邪不明,天下大亂。這種局勢下,需要依靠先天神佛以先天之法來克制惡勢力。
陳貴琴師姐進一步闡述,「勢」而言,她當年在遭遇大難時,曾發下大願,祈求神佛庇佑,並願為神佛謀事。最終,因「時」與「勢」的因緣俱足,迎回金母娘娘第四子—日月童子,並在台中道場弘揚五倫,了因斷果。更在觀世音菩薩的指引下,陳師姐與眾弟子獲賜名「行願」,以激勵修道者。
陳師姐還提到,隨著歲月的推移,道場從無形的神佛逐漸發展為有形的金身坐鎮,道場弟子也逐漸增多。然而,由於道場空間有限,已無法容納眾多弟子。為解決這一問題,在神佛的慈悲庇佑下,眾弟子經過長時間的努力,終於成功成立了『行願修道會』。
『行願修道會』的成立旨在以更規範和組織化的方式推動普渡眾生的偉業。陳師姐強調,無論在人事訓練還是各方專長發揮上,修道會都將各司其職,以避免因貪嗔癡而產生的障礙,確保各項計劃順利推進。修道會將以德為本,透過【場會合廟】的迴向,成就不可思議的功德,惠及眾生,弘揚五倫,促進國泰民安,最終圓滿眾弟子與她本人的願力。
此次中元普渡法會的成功舉辦,為行願修道場的十方信眾們帶來了深刻的精神洗禮,也標示著行願修道場在弘揚五倫道德精神上的新里程碑。
縣長許淑華深入國姓鄉慰問颱風受災戶 親勘災情積極助民渡難關
【記者 Anasha 南投報導】
南投縣縣長許淑華12日前往國姓鄉公所發放凱米颱風受災戶慰問金,並親自前往國姓村竹坑巷勘察災情,特別關注吳建中先生因嚴重土石流造成的地基陷落及房屋傾斜情況。許縣長表示,除了公部門提供的救助金外,縣府將積極媒合社會資源及宮廟等社福機構,協助吳先生渡過難關。
在縣府社會及勞動處長林志忠、建設處長張洲滄、國姓鄉鄉長邱美玲及多位鄉民代表、村長等人的陪同下,許縣長於國姓鄉公所發放凱米颱風受災戶慰助金。此次發放的慰助金涵蓋土石流災害救助、安遷救助金、縣府爭取的賑災基金會救助金,以及縣長和鄉長的慰問金,共計6戶受災家庭受益。
許縣長指出,此次凱米颱風對南投部分山區鄉鎮的道路與農路造成嚴重損害。她強調,縣府將迅速彙整農業損失及道路橋梁損害情形,並向中央政府爭取復建經費。許縣長呼籲中央政府增加治山防洪的預算,以保障民眾生命財產的安全。對於部分民宅受損的災戶,縣府將持續關注,並透過多方管道爭取民間社會資源的支持,協助災民早日恢復正常生活。
許縣長隨後在吳建中先生的陪同下,前往其受損的房屋實地察看。竹坑巷14鄰一帶因嚴重走山,導致多處聯外道路路基塌陷,部分落差甚至達到3至4公尺,直接影響到吳先生的住宅地基,房屋嚴重傾斜。
吳先生對於各界在風災後的關心與協助表示感謝,並透露他目前暫時租屋居住。他強調,受損房屋是合法建物,因此次颱風引發的土石流才導致房屋傾斜與地基下陷。鑑於房屋已無法重建居住,他希望能在各界的協助下,盡快拆除建物,避免其滑落山坡,造成更嚴重的二次災害。
對於吳先生關心的建物拆除問題,許縣長表示,縣府已委託專業技師進行評估,初步估算拆除費用約為500萬元。除協助向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等中央單位爭取經費補助外,縣府也將積極媒合社會資源提供協助。此外,公所亦將輔導吳先生申請中低收入戶補助,持續提供必要的關懷與支持。
安心購屋不畏鬼月:房仲專家分享農曆七月購屋撇步
【記者 范至延 台北報導】
適逢農曆七月,又稱鬼月或是民俗月,這是台灣民間傳說中鬼門開啟的時期。雖然有人在鬼月百無禁忌,但也有不少人認為諸事不宜。21世紀不動產整理了一些房仲在鬼月買屋賞屋的相關撇步與禁忌,供民眾參考。
一、鬼月看屋原則
盡量中午一點前看房:避免晚上看房,因為白天陽氣較重。
進門前先敲門或按電鈴:如同入住飯店時先敲門,表示對無形力量的尊重。
攜帶趨吉避凶小物:例如紅包、五帝錢、平安符、粗鹽、艾草、十字架等。
進門後開窗、開燈、打開電風扇和空調:維持室內通風與全室明亮,驅散不好的氣息。
祭拜土地公:有些人會選擇在看屋或簽約前到當地的土地公廟祭拜,祈求保佑
二、鬼月簽約原則
可延後簽約日期:若買賣雙方都同意,可以延後至鬼月結束。
選擇農民曆上的吉日:參考宜「立券」、「交易」、「納財」的日子。
選在白天簽約:避免在晚上進行。
三、鬼月交屋原則
選在白天交屋:避免晚上交屋。
用大悲水淨宅:先至各大廟宇取大悲水,用3片樹葉沾大悲水,交屋當天灑在家中每個空間。
四、鬼月遷居原則
避免在農曆七月遷居:如需遷居,最好找擇日命理師擇吉日。
選在白天搬家:避免晚上搬家。
入厝儀式:先搬入米桶,米桶上貼上「滿字」紅紙,象徵財運福氣滿滿;在房子正中央擺設香爐或熱滾水,象徵「火光除障」。
邀請朋友參觀:特別是運勢高的朋友,以增添居家人氣與好運氣。
21世紀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襄理董家菱表示,過去老一輩常避開在鬼月期間簽約、交屋,甚至連賞屋都避免。雖然鬼月有許多禁忌和習俗,但現代年輕一輩不如過往忌諱。保持心態放鬆,不要過於緊張和焦慮,以免影響決策和生活品質。
董家菱認為,雖然不少民眾多數抱持寧可信其有的態度,但實際上,市場價格和物件狀況才是決定因素。值得注意的是,通常屋主不會因為在鬼月進行買賣而特別讓價,買方不需過多期待。農曆七月正值炎炎夏日和颱風多雨季節,此時前往看房,可以檢查物件是否有滲水、漏水或積水等問題,甚至是房內是否有日照西曬等問題,幫助更實際地了解房子的狀況。
張素蘭 融合東西方藝術的當代水墨大師
【記者 張和坤、吳漢汝 隨隊報導】
「現代水墨」劃時代的藝術革命!由國際策展人吳慧蓮策劃的『傳統與現代水墨的平行宇宙觀•花皴意象•張素蘭』邀請展,在「海派文化」薈萃的上海掀起了一股藝術熱潮。本次展覽選址於靜安區繁華的商業中心,坐落於膠州路上的「上海靜安暻閣酒店 Ginco」。這家酒店由法國Louvre設計團隊打造,日式禪意風格與中國五行元素巧妙結合,展現出獨特的寧靜氛圍。本次展覽將在此特別延展一個月,由世界文創產學經貿協會(WCECA)、環球小金人®百大名家、上海靜安暻閣酒店Ginco、上海錦玳管理有限公司、e郵報、八方新聞與國際聯合報社聯合主辦。
張素蘭老師的作品以詩畫交融為特色,將詩、詞、對聯等元素融入創作意象。她表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自然美無處不在,隨時隨地豐富我們的生命。藝術創作除了呈現現實的美感體驗,亦反映創作者的心境意象。」邀請您共同欣賞這場從寫實到抽象、具有實驗性且極具個人美學特色的當代水墨畫展。
張素蘭(Sukalpa),字硯芳,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創作碩士班,是台灣知名的現代水墨女畫家。她啟蒙於嶺南派,師承洪瑞霞、歐豪年,書法則拜蔡明讚為師。2016年,她進入由劉國松、羅芳、李振明等多位名家聯合授課的現代水墨班,開始專注於現代水墨的創作。她的作品巧妙結合了東方水墨的暈染層次效果與西方繪畫的大膽用色與構圖,將傳統與現代的元素融為一體,以東方禪意哲學精神為基礎,融合西方邏輯與科學思維,跳脫時間與空間的束縛,引領觀者進入宏觀的宇宙心像。她的近期代表作《一棵開花的樹》入選「2024年全國美術展」水墨類,同時獲得「環球小金人®百大名家」藝術類大賞。
張老師以「花皴意象」系列作品作為這次展覽的主題,從生活中常見的自然景象中取材,通過細膩的觀察與深刻的生命體驗,將這些素材融入水墨創作中,探索筆墨線條的張力,並從傳統文人畫中的「皴」法出發,創造出具有現代水墨趣味的獨特風格。此次展出的作品系列包括《花千樹》、《花非花》、《一棵開花的樹》、《花岩水語》、《因風皺面》、《紋身》、《春潮》與《風生水起》等。張老師的作品既符合江南文化的古典雅致,又展現出現代時尚的風貌,開放且自成一格。
展覽於7月28日正式開幕,吸引了大批專業人士及藝術愛好者參觀交流。張老師的家人專程從台灣來到上海,為她在此地的首次展出加油打氣。中國著名田園山水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胥力浦先生也特地從蘇州趕來參加開幕式,並對張素蘭老師的作品給予了高度評價,稱其作品在傳統繪畫的基礎上創新,構圖新穎,別具一格。
上海市計算機行業協會秘書長裘維東先生在觀展後表示:「張女士的作品不僅是自然景象的再現,更是藝術家情感與思想的載體。每一筆一劃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展現了傳統水墨與現代藝術的完美融合。」他強調,這場展覽不僅是一種視覺享受,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引導人們在繁忙的生活中尋找一片靜謐之地。
「愛地球畫展」代表藝術博士蕭煒(高藝峰)及成夢蓮博士對這次「花皴意象」展覽的表現形式和哲學思想深表認同,讚賞其逆向思維與創作成果。蕭煒表示:「張素蘭畫家的作品如同一首無言的詩,將道家玄妙的哲學思想與現代水墨藝術完美結合,讓人深感震撼。」
策展人吳慧蓮主席感謝上海錦玳管理有限公司項目總監楊紅女士及市場部總監陳侃先生的引薦,讓這場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展覽在上海得以舉辦。她也感謝上海靜安暻閣酒店Ginco的總經理傅琦偉女士及其團隊的大力支持,讓『傳統與現代水墨的平行宇宙觀•花皴意象•張素蘭』展覽成功在上海打響第一炮。張素蘭的作品在「滬」、「鄂」、「台」等地博物館、美術館與國際展場的熱烈反響,證明了當代藝術進入各地文化空間的價值。
展覽名稱:傳統與現代水墨的平行宇宙觀•花皴意象•張素蘭
策展人:吳慧蓮
主辦單位:世界文創產學經貿協會(WCECA)、環球小金人®百大名家、上海靜安暻閣酒店Ginco、上海錦玳管理有限公司、e郵報、八方新聞、國際聯合報社
展覽地點:上海靜安暻閣酒店Ginco 一樓大廳(上海市靜安區膠州路339號)
展覽期間:2024年7月28日~8月24日(延展至一個月)
客家文化園區改建提升 花蓮義民祭活動更豐富
【記者 吳汉汝 花蓮報導】
花蓮縣政府9日於本府大禮堂舉辦「113年花蓮縣義民祭文化活動」記者會,縣長徐榛蔚親自宣布義民祭活動將於8月21日至24日展開,除傳統習俗的解厄祈福的放水燈儀式及吃糖粥(平安粥)外,另規劃立體創意賽神豬與畫我客家著色比賽成果展、客家八音演奏、各社團義民文化創意表演,及品嚐客家美食等活動,將帶領大家體驗不同於往的客家祭典。
縣長徐榛蔚首先親切用客語向現場鄉親問好,她表示,每年客家義民祭活動越來越精彩,尤其今年開始改建南埔公園及提升內部花蓮客家文化園區整體規劃,預計將於明年完工,讓花蓮的客家意象向上提升,也逐漸增強花蓮的文化軟實力,讓世界更能看見花蓮。
徐縣長也感謝歷任客家處長林廷光、賴錦昌、彭偉族,為客家行政奉獻和努力,她指出,永續是花蓮的日常,義民祭中使用的水燈是用玉米材質製作,經過一段時間後將融入水中成為魚飼料。歡迎大家參與義民祭放水燈,以及在日出大道的一系列歌舞、語言傳承活動,之前在桃園客家博覽會的花蓮展區也將移入花蓮,讓每個付出許多心力的活動和計畫能永續傳承下去。
今日記者會由花蓮市中正國小學童們組成的客家靚亮時代開場演唱歡迎歌,接著由客家語文競賽的常勝軍李恩彤、黃譯禾兩位中正國小的同學表演口說藝術,以俐落的客語講述義民爺的故事,迎來全場觀眾熱烈掌聲。最後由花蓮縣客屬會新城分會合唱團帶來義民禮讚一曲。
客家事務處處長潘乾鑑表示,義民爺為客家鄉親的重要信仰,每年花蓮縣政府都會特別盛大舉辦義民節相關活動,今年創新舉辦兩場賽事,一為畫我客家著色比賽,以義民祭文化為繪畫主題,開放幼兒園與國小學生參加;二為創意賽神豬,讓參賽者自由發揮創意設計立體神豬,開放國中、高中(職)、大專院校及社會組參加。比賽旨在通過創作過程加深年輕一代對客家文化的理解與認識,促進文化交流與互動。報名時間延長截止至8月14日,歡迎更多參賽者踴躍投件,活動當日也將展示得獎作品並頒獎,期待讓大家見識到多彩的客家義民祭。
113年花蓮縣義民祭文化活動將於8月21日於七腳川溪進行放水燈活動;8月23日義民節將於花蓮義民堂、鳳林長橋義民亭與富里竹田義民亭分別舉辦祭祀祈福活動;8月24日義民祭活動於花蓮縣日出大道登場,除了吃糖粥、挑擔祈福、客家八音及義民文化創意表演外,現場亦設有20多家客家美食攤位。歡迎所有鄉親朋友一同共襄盛舉,感受花蓮最精彩豐富的客家文化及祭祀慶典!想知道更多活動資訊請至花蓮縣義民祭文化活動 FB 粉絲專https://pse.is/56y72j 查詢。
今日與會貴賓包括立委傅崐萁服務處主任邱惠敏、縣議會副議長徐雪玉、吉安鄉長游淑貞、客家委員會委員葉仁基、花蓮縣客屬會理事長邱坤誠、花蓮縣客家薪傳協會理事長黃瑞香、花蓮縣婦女會理事長兼吉安鄉民代表會主席邱美雲、花蓮縣義民堂文化協會副理事長林兆岳、鄧菊妹、許時鑑、花蓮縣民宿協會理事長林徐則鈾、花蓮縣觀光旅遊民宿協會理事長吳月鳳、縣府客家事務處處長潘乾鑑,以及各鄉鎮客屬各分會會長、地方仕紳等到場共襄盛舉。
Popular
「2025澎湖花火節」五鄉一市景點裝置吸睛亮相打卡抽獎熱潮席捲全澎湖
【記者 潘紅岩 澎湖報導】
2025澎湖國際海上花火節於4月28日舉行試放場,現場人潮湧現,為年度花火盛會揭開序幕。活動將於5月5日正式開幕,今年特別與國際知名品牌合作,創造話題與聲量,也特別在縣內五鄉一市設置角色裝置藝術,不僅增添趣味與話題,更引領遊客深度探索澎湖、體驗花火節的熱鬧氛圍。
裝置藝術設於馬公市觀音亭主場地、湖西鄉龍門閉鎖陣地、白沙鄉跨海大橋(通梁端)、西嶼鄉三仙塔景觀台、望安鄉網垵口沙灘及七美鄉遊客中心,目前皆已設置完成,迅速成為民眾拍照打卡的熱門景點。這些活潑逗趣的角色造型與澎湖在地風情相互呼應,預期將成為今年夏季最具魅力的拍照新地標,搭配璀璨煙火與主題無人機秀,為遊客營造難忘的感動回憶。
為配合裝置藝術展出,旅遊處同步推出「FB打卡抽好禮」活動,自5月5日至7月29日止,只需完成簡單步驟即可參加抽獎、有機會抽中好禮。民眾需追蹤「澎湖國際海上花火節」Facebook粉絲專頁,前往下列任選三處指定地點(包含五鄉一市合作品牌裝置藝術6處、澎湖化石館、生物多樣性展示館、開拓館、金龜頭砲台、篤行十村、龍門閉鎖陣地),與角色裝置藝術或館舍門面合影,並將三張照片上傳至指定貼文留言區,即具抽獎資格。活動每月舉辦一次抽獎,5至7月各送出2台iPad,另有機票、船票、住宿券、海洋牧場體驗券等豐富獎項,邀請大家熱情參與,共享夏日盛會。
此外,花火節期間縣府提供免費接駁車服務,於每場煙火施放日晚間7時至10時營運,從觀音亭主場往返文澳國小體育館(新店路側)與縣府衛生局(步行約450公尺可抵主場)。接駁車沿途停靠第三漁港國際廣場(新店路側日光遮棚下)與南海遊客中心(同和路側公車格),每15分鐘一班,歡迎民眾多加利用,舒緩交通壅塞。
散場後接駁車服務將持續至晚間10點,旅客可於縣府衛生局站等候接駁車,依序返回南海遊客中心、國際廣場及文澳國小體育館。
花火節觀音亭主場活動亦設有免費輪椅借用服務,借用地點包括觀音亭會場服務台、救國團澎湖青年活動中心(介壽路)、澎湖縣政府警衛室及縣府衛生局。服務時間為當日晚間6時30分至9時30分,借用時僅需抵押身分證明文件正本(本國身分證或有效期內護照),並請於當日歸還,以共同珍惜公共資源。更多詳情請見官方網站「澎湖Travel」或Facebook粉絲專頁「澎湖國際海上花火節」。
菊島中興國小校外參訪「消防教室」
【記者 王克瑞 澎湖報導】
為加強學童對於火災的認知,本縣中興國小師生特於114年4月30日上午,利用校外教學活動機會,前往消防局參加「消防教室」活動,體驗動態防火防災教育課程。
本次活動人數共有58位學童,由馬公消防分隊教官安排豐富課程,引領小朋友體驗擔任消防員、認識各項消防專業器材及學習防災知識,室外體驗課程有消防車輛射水、各式消防車輛及器材介紹、滅火器操作、雲梯車救援及CPR體驗,其中最令學童期待的非雲梯車莫屬,平時只有在卡通或電影中看過,實際乘坐後才體會到高處作業的難度與恐懼感,是人生中難得的體驗。藉由此次教育課程,讓師生實際了解正確防火防災知識與逃生觀念,將防災教育向下扎根。
每一次的消防教室,教官們總是費盡心力規劃籌備,以學童快樂體驗、收穫滿載為目標,並希望能從中體會火災的可怕、學習火場逃生的知識及了解消防員救災之不易。小朋友們返回家中跟家人分享心得時,一併將居家防火概念傳遞給家人親戚,加速防災知識普及化,以有效地降低災害之發生。
車禍後顏面骨重創 正顎手術恢復咬合功能與自信容貌
【記者 王克瑞 台中報導】
38歲的余先生半年前因車禍導致顏面嚴重骨折,上排牙齒幾乎全數脫落,無法咬合與咀嚼,只能吃軟質或流質食物,曾多次到牙科診所諮詢植牙,但因上顎骨過度後縮而無法進行。余先生後至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求診,由整形外科蘇群琳醫師規劃手術,透過正顎手術改善上顎骨後縮問題,不僅復原口腔功能,也讓臉部輪廓更為和諧。
蘇群琳醫師表示,雖然余先生顏面骨折已癒合,但車禍造成的上顎骨後縮,若直接植牙,由於骨骼位置異常,將難以確保正常的咬合功能,且中臉凹陷讓外貌視覺上比實際年齡更加蒼老。因此建議先接受正顎手術,將上顎骨截骨並前移至理想位置,待骨骼癒合後再進行植牙,以確保咬合穩定與改善臉部輪廓。
為確保手術精準,醫療團隊為余先生制定個人化治療計畫。牙科醫師先為其製作暫時性假牙,模擬預計植牙位置,並透過CASS(Computer-Assisted Surgical Simulation)電腦輔助手術模擬技術,精確規劃手術步驟並預測上顎骨前移的咬合狀況,依此製作術中使用的咬合導板,使手術結果貼合術前模擬計劃。余先生的上顎已於術後調整至理想植牙位置,預計半年後進行植牙。此外,中臉凹陷問題亦獲得改善,整體臉部輪廓顯得更為和諧自然。
蘇群琳醫師指出,正顎手術適用於矯正顎骨位置異常所導致的功能或美觀問題,常見適應症包括:下顎前突(戽斗)、上顎或上下顎前突(暴牙)等,這些狀況可能與先天性顱顏發育異常、後天齒顎發展問題或外傷有關,可能影響咀嚼、發音、呼吸,甚至造成臉部比例不協調。手術方式是透過截骨調整上下顎骨位置,使其達到理想咬合與臉型比例,並以骨釘固定,維持穩定癒合。現今正顎手術結合CASS技術,能精準預測骨骼移動與術後咬合,使手術計畫與實際結果高度吻合,提升整體治療效果。
蘇群琳醫師提醒,正顎手術後約1至2週內可恢復日常活動,但腫脹可能持續1至2個月,完全消腫大約需要3至6個月;術後初期需食用流質或軟質食物,約6至8週可逐步恢復正常飲食;術後初期,部分病人可能因咬合變化而短暫影響發音,隨著適應新咬合,多數病人可恢復正常發音。另外,術後通常要搭配牙齒矯正治療,進一步改善咬合與牙列排列,維護長期穩定的治療效果。
蘇群琳醫師強調,正顎手術不僅能改善功能問題,也能大幅提升容貌與自信心。如果民眾有顎骨發育異常、咬合不正(如:戽斗、暴牙、顏面不對稱、顎骨後縮)、或因顏面外傷導致咀嚼或外觀受影響,建議應該及早諮詢專業醫師,以獲得最適合的治療意見。
短筆+垂直牆面 南投醫院治療師讓孩子培養良好握筆姿勢
【記者 潘紅岩 南投報導】
貝貝(化名)是一名5歲的大班孩童,在美術課上,他總是塗色得非常慢,導致當其他同學已經完成畫作時,他卻只完成了一小部分。這讓追求完美的貝貝感到沮喪。幼兒園老師觀察後發現,貝貝的握筆姿勢尚未成熟,可能影響了他的書寫與塗色效率,於是建議家長尋求職能治療師的協助。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黃傳惠職能治療師表示,進入小學後,孩子將面對許多需要使用紙筆的學習活動,因此培養良好的握筆姿勢,是課業學習的重要準備之一。家長們也很希望孩子能夠寫出好字,但要如何以自然、不強迫的方式幫助孩子建立這項能力呢?
根據 Vander Hart 等人(2010)與 Yakimishyn(2002)研究指出,兒童使用短蠟筆在垂直面上進行塗鴉活動,有助於發展更成熟的握筆方式。黃傳惠職能治療師分別針對「垂直牆面活動」與「短筆工具的使用」的好處來做說明。
垂直牆面進行活動的三大優點:
1.提升肩膀穩定度:在垂直面進行操作時,孩子需抬高手臂,這會啟動肩胛周圍的肌群,幫助肩關節穩定。當肩部穩定後,小手能更有效率地進行精細動作,如塗鴉、畫線或握筆書寫。
2.促進手腕形成適當角度:在垂直面活動時,手腕會自然呈現「上翹(背屈)」的姿勢,這種姿勢有助於小肌肉發力與靈活運作,是影響寫字速度與靜態操作效率的關鍵條件之一。
3.鼓勵良好的書寫姿勢:正確的坐姿需要頭、頸成一直線。當孩子面對與眼睛平行的垂直牆面時,會自然抬頭挺胸,同時腹部與背部肌肉持續出力以維持姿勢,這能有效強化核心肌群,是養成良好坐姿的基礎。
使用短筆的三大優點:
1.自然的調整握筆方式:當孩子使用短蠟筆或粉筆時,因筆桿較短,無法用整隻拳頭包覆,只能以拇指、食指與中指的指尖來進行抓握與操作。這樣的方式能自然而然引導孩子形成較成熟的握筆姿勢,比刻意糾正更加輕鬆有效。
2.加強小手前三指的靈活:標準的三指握筆法是拇指、食指與中指共同握住筆桿進行移動,無名指與小指則負責手部穩定。透過短筆的使用,可大幅提高手部兩側的分化能力,讓孩子在未來書寫時更能掌握筆畫的細緻控制,寫出更整齊、清晰的字體。
3.促進弧口出現:當孩子以三指握住短筆時,會同時促使大魚際肌群(Thenar muscle)發力,包括外展拇短肌、屈拇短肌與對掌拇肌,進而促進縱向手弓發展。這個「弧口」能有效提高運筆效率與靈活度,是穩定書寫動作的重要基礎。
黃傳惠職能治療師表示,透過遊戲化的方式,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自然發展手部肌肉與握筆技巧,是培養書寫能力最理想的方式。循序漸進、尊重孩子的發展節奏,避免過度強迫,才能讓學習變得更有動力也更有效果。
0~6歲是孩童發展重要階段,南投醫院特別設立「兒童早療評估暨復健中心」,透過單一服務窗口、跨專業醫療團隊,建立完整專業的兒童發展評估系統服務,以利提供家長全方位的掌握兒童發展情形。
美關稅盪漾 許縣長呼籲談判不能犧牲農業
【記者 潘紅岩 南投報導】
美國關稅政策,衝擊各行業,縣長許淑華日前邀請企業座談外,11日另邀請13鄉鎮市農會探討農業的影響。由於縣府初步評估認為,美國關稅將影稻米、茶葉等農產品,許縣長呼籲中央,未來如擴大對美採購,不能犧牲台灣農業和農民權益。
美發布對等關稅政策,造成全世界動盪,縣府除了邀企業及產業界開會,彙整意見提供中央做紓困、後續補貼或減免參考外,縣府另邀請全縣13鄉鎮市農會、縣農會及中華民國農會,希望了解農民心聲。
許縣長表示,農民朋友可能還感受不到美國對等關稅對農業的衝擊,但賴總統宣布未來將加大對美採購及進口,縣府評估認為,將遭到衝擊農產品主要有稻米、茶葉、香菇、梅子、花卉、蜂蜜等等,涵蓋面很廣。
許縣長指出,未來如擴大對美採購,一定要保持市場的穩定,不能犧牲台灣農業和農民權益,這是談判過程中需注意的,縣府也請各農會掌握產業分布,隨時提供數據,希望談判結果,不會對台灣農造成太大衝擊,縣府也會密切注意,保護農業。
中華民國農會總幹事張永成說,美國關稅影響整體台灣經濟,不是單一農業而已,台灣糧食自給率不過才31%,大部分糧食依賴進口,而美國是糧食輸出國,對等關稅處理,期待台灣經得起關稅衝擊。
縣農會總幹事曾明瑞表示,台灣銷到美國如果課徵10%以上關稅稅率,將造成農產品衝擊,不利於台灣小農經濟的維持,盼中央和美國進行談判時應注意。
縣府農業處副處長曾銀位簡報表示,台灣農產品銷美,受關稅提高影響的主要農產品,南投縣有茶、米、香菇、蝴蝶蘭、養蜂業產品等,面對關稅影響,建議多管齊下,除了建議提高紓困金,輔導農民團體及農企業提升競爭力、提高產品價值、加強行銷,協助老農離農及青農返鄉,也是因應對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