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藝文

張素蘭 融合東西方藝術的當代水墨大師

【記者 張和坤、吳漢汝 隨隊報導】 「現代水墨」劃時代的藝術革命!由國際策展人吳慧蓮策劃的『傳統與現代水墨的平行宇宙觀•花皴意象•張素蘭』邀請展,在「海派文化」薈萃的上海掀起了一股藝術熱潮。本次展覽選址於靜安區繁華的商業中心,坐落於膠州路上的「上海靜安暻閣酒店 Ginco」。這家酒店由法國Louvre設計團隊打造,日式禪意風格與中國五行元素巧妙結合,展現出獨特的寧靜氛圍。本次展覽將在此特別延展一個月,由世界文創產學經貿協會(WCECA)、環球小金人®百大名家、上海靜安暻閣酒店Ginco、上海錦玳管理有限公司、e郵報、八方新聞與國際聯合報社聯合主辦。 張素蘭老師的作品以詩畫交融為特色,將詩、詞、對聯等元素融入創作意象。她表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自然美無處不在,隨時隨地豐富我們的生命。藝術創作除了呈現現實的美感體驗,亦反映創作者的心境意象。」邀請您共同欣賞這場從寫實到抽象、具有實驗性且極具個人美學特色的當代水墨畫展。 張素蘭(Sukalpa),字硯芳,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創作碩士班,是台灣知名的現代水墨女畫家。她啟蒙於嶺南派,師承洪瑞霞、歐豪年,書法則拜蔡明讚為師。2016年,她進入由劉國松、羅芳、李振明等多位名家聯合授課的現代水墨班,開始專注於現代水墨的創作。她的作品巧妙結合了東方水墨的暈染層次效果與西方繪畫的大膽用色與構圖,將傳統與現代的元素融為一體,以東方禪意哲學精神為基礎,融合西方邏輯與科學思維,跳脫時間與空間的束縛,引領觀者進入宏觀的宇宙心像。她的近期代表作《一棵開花的樹》入選「2024年全國美術展」水墨類,同時獲得「環球小金人®百大名家」藝術類大賞。 張老師以「花皴意象」系列作品作為這次展覽的主題,從生活中常見的自然景象中取材,通過細膩的觀察與深刻的生命體驗,將這些素材融入水墨創作中,探索筆墨線條的張力,並從傳統文人畫中的「皴」法出發,創造出具有現代水墨趣味的獨特風格。此次展出的作品系列包括《花千樹》、《花非花》、《一棵開花的樹》、《花岩水語》、《因風皺面》、《紋身》、《春潮》與《風生水起》等。張老師的作品既符合江南文化的古典雅致,又展現出現代時尚的風貌,開放且自成一格。 展覽於7月28日正式開幕,吸引了大批專業人士及藝術愛好者參觀交流。張老師的家人專程從台灣來到上海,為她在此地的首次展出加油打氣。中國著名田園山水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胥力浦先生也特地從蘇州趕來參加開幕式,並對張素蘭老師的作品給予了高度評價,稱其作品在傳統繪畫的基礎上創新,構圖新穎,別具一格。 上海市計算機行業協會秘書長裘維東先生在觀展後表示:「張女士的作品不僅是自然景象的再現,更是藝術家情感與思想的載體。每一筆一劃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展現了傳統水墨與現代藝術的完美融合。」他強調,這場展覽不僅是一種視覺享受,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引導人們在繁忙的生活中尋找一片靜謐之地。 「愛地球畫展」代表藝術博士蕭煒(高藝峰)及成夢蓮博士對這次「花皴意象」展覽的表現形式和哲學思想深表認同,讚賞其逆向思維與創作成果。蕭煒表示:「張素蘭畫家的作品如同一首無言的詩,將道家玄妙的哲學思想與現代水墨藝術完美結合,讓人深感震撼。」 策展人吳慧蓮主席感謝上海錦玳管理有限公司項目總監楊紅女士及市場部總監陳侃先生的引薦,讓這場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展覽在上海得以舉辦。她也感謝上海靜安暻閣酒店Ginco的總經理傅琦偉女士及其團隊的大力支持,讓『傳統與現代水墨的平行宇宙觀•花皴意象•張素蘭』展覽成功在上海打響第一炮。張素蘭的作品在「滬」、「鄂」、「台」等地博物館、美術館與國際展場的熱烈反響,證明了當代藝術進入各地文化空間的價值。 展覽名稱:傳統與現代水墨的平行宇宙觀•花皴意象•張素蘭 策展人:吳慧蓮 主辦單位:世界文創產學經貿協會(WCECA)、環球小金人®百大名家、上海靜安暻閣酒店Ginco、上海錦玳管理有限公司、e郵報、八方新聞、國際聯合報社 展覽地點:上海靜安暻閣酒店Ginco 一樓大廳(上海市靜安區膠州路339號) 展覽期間:2024年7月28日~8月24日(延展至一個月)

國立臺灣圖書館「群英飛羽2024世界野鳥攝影聯展及講座」展期至0825

【文字記者 張和坤、攝影 王國楨】 國立臺灣圖書館(以下簡稱國臺圖)110週年館慶與「群英飛羽世界野鳥攝影團隊」合作舉辦攝影聯展,推廣民眾認識鳥類、瞭解生態環境和保育觀念,學習與自然和平共生,尊重自然生態、尊重人與動物生存環境共榮願景。攝影展同時安排10場次專題演講,從溼地候鳥保育、認識臺灣各海拔鳥類…等,從分享中看出希望、產生共鳴,體會鳥類生命歷程、簡易辨識特徵、世界鳥點以及豐饒的知識及美學饗宴;展期至8月25日(星期日),歡迎各地大小朋友「藝」起來挖寶。 8月3日講座由留法攝影藝術家王國楨(e郵報特約攝影記者)擔綱主講「認識臺灣各海拔鳥類」,現場高朋滿座,學員擠爆教室,熱愛鳥類及喜愛攝影的民眾互動熱烈,期待老師能夠加碼授課。王老師表示,攝影展以及專題演講,能夠傳遞攝影師內心對於生命萬物的愛以及對自然的崇敬,更能讓民眾忘憂解愁舒緩身心。國小教師退休,現任社團法人臺灣野鳥保育協會理事的王國楨於去(2023)年9月應WCECA世界文創產學經貿協會邀請,由理事長吳慧蓮帶隊參與大陸江蘇省鹽城市主辦的“鹽韻城影•同心同行”第二屆海峽兩岸濕地風光攝影大賽中,作品《嬉戲》(臺灣越冬的黑面琵鷺)榮獲大賽三等獎;「亞東醫院」攝影比賽「自由題材」獲銀牌獎;海內外多地參展,作品受大眾與收藏家喜愛並珍藏。 攝影聯展共展出近200張珍貴的鳥類攝影作品,包括臺灣特有種、臺灣特有亞種、猛禽、迷鳥、世界瀕危鳥種,以及國外拍攝的猛禽或其他鳥種等,展現了全球豐富迷人的野鳥生態,相當精彩,值得前來觀賞。國臺圖配合攝影聯展,特別設計摺頁手冊供參觀民眾取收藏。其中不但收錄十多種鳥類圖片及其習性說明(含注音),更能自己動手製作「旋風裝」小書,富含趣味性及知識性,是孩童最佳生態教育學習手冊,歡迎參觀索取。展出作品附說明卡、拍攝地點、拍攝時間、鳥類習性說明、中英文鳥名(包括附注音符號之鳥名,方便學生辨認鳥種)、以及拍攝數據訊息(如相機、鏡頭、光圈、快門、速度、EV值、ISO…等),方便初學者學習及資深攝影者觀摩,極富生態永續概念,以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當中提及對水域、陸域生態保育,進一步連結低碳經濟、生態觀光,甚至能開啟國家間生態旅遊交換與合作的契機。 「群英飛羽2024世界野鳥攝影聯展」透過老少咸宜且富永續教育意義的展覽、系列講座,帶給讀者理性與感性相容的視覺體驗,希望促進各界對於自然保育議題的關注,鼓勵民眾共同守護珍貴的生態家園,為人與環境的和諧共存而努力。 「群英飛羽2024世界野鳥攝影聯展」參觀資訊: 日期:第一梯次113年7月16日(週二)至7月28日(週日) 第二梯次113年7月30日(週二)至8月11日(週日) 第三梯次113年8月13日(週二)至8月25日(週日) 地點:國立臺灣圖書館4樓、雙和藝廊(新北市中和區中安街85號)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每週一休館)

周妙玲書法展 揮灑詩詞意境之美 筆墨承載生命哲理之道

【記者 吳慧蓮 台南報導】 市府秘書處推展「臺南400·藝起精采」,即日起到8月30日,邀請知名書法家周妙玲老師於民治市政中心辦理「妙筆凌雲」畫法展,展出作品32件。展覽將呈現六體書法作品,包括大小篆、隸書、楷書、行書和草書,展現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藝術魅力;作品除融合古今特色,以黑色線條穿梭時空,展現漢字的歷史底蘊外,更蘊含深厚的人文思考,反映「生活創造藝術,藝術融入生活」的理念。這場展覽將帶領觀眾進入漢字的時光長廊,感受書法藝術的至簡至璞與至深至厚,並傳達對生活的真摯觀察與情感抒發,為觀眾提供一次心靈沉澱與文化探索的機會,歡迎社會大眾前來欣賞。 秘書處指出,周妙玲老師出生於台南,小學三年級入選書法選手,但因父親認為女孩子專心讀書就好而錯過機會,但已在心中種下習字種子;後來負笈美國杜克斯大學研讀教育研究所,畢業回國任教仍未忘情。直到2007年,在汪崇楹老師啟發下,開始系統地臨寫六體書法碑帖;之後受侯兩傳老師、陳勝雄老師指導書藝,並隨陳茂隆老師學習國畫,書畫融合並進。周老師作品曾獲全國書法賽佳作優選肯定,更入刻永存北極殿玄武書法碑林;為傳承書藝於小學及素懷齋擔任書法指導迄今已10多年,推廣書法貢獻良多。 周妙玲表示,書法不僅僅是寫字,它能讓人真正感受筆墨之美;她認為,臨帖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實踐,就像時空穿梭,我們跟隨古代書法家的筆墨揮灑,展現最真實的自我表達。書法創作好比人生:起筆、行筆和收筆,如同人生的出生、存活和終結;過程中,我們不斷消除短處,增進長處,是以書法的修行與生命的修行密不可分;書法已然是一種生活藝術,讓我們在歲月中領悟最深的美學。 周老師指出,詩詞是文學的靈魂,而書法則是詩詞的彩衣。在展出作品中,《千字文》令她印象深刻,這篇源自南朝梁代周興嗣侍郎,從【書聖】王羲之書法漢字中,擷取不重複一千個字編寫成涵蓋人生哲理、天文地理、政治社會等多層意涵的長文,至今仍在文字史上廣為流傳。喜愛的小品,則屬草書作品《往事如花雨,愁思若浮雲》,通過流動的筆墨線條,在黑白、乾濕、虛實及整體對比中,表現出悠悠淡淡的視覺意境,令人驚豔。 秘書處表示,書法不僅是一門藝術,更是周妙玲老師一生的追求,通過書法讓她找到了表達自我、理解生命的方式。她勉勵熱愛書法者「讓最美的線條,在最美的歲月中成就最深的美學領悟」,她的話語充滿對書法藝術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深刻理解,令人敬佩。 秘書處指出,周妙玲書法展「妙筆凌雲」,即日起至8月30日於民治市政中心一樓大廳舉行,展出時間為每週一至週五為上午9點至下午5點,誠摯歡迎藝術愛好者,一同通過書法展覽,讓更多人感受到書法的魅力,體會中華文化的深邃。同時邀請您參加8月3日上午的開幕茶會,讓我們一起欣賞周妙玲筆墨人生的書法藝術之路。 周妙玲老師簡介: 1.1965年出生於台南 2.美國杜克斯大學教育碩士畢 3.擔任南瀛書法學會監事2019迄今 4.擔任南化國小(2012)、光榮國小(2013)、素懷齋(2011)書法指導迄今 5.清風書道館會員書法展(2010-2023)、南瀛書法學會書法作品展(2012-2024) 6.第35屆全國書法賽社會組入選(2015) 7.第6屆台灣心潤協會自在盃全國書法賽優選(2017) 8.第10屆地雲林盃全國書畫賽佳作(2018) 9.作品刻於新市北極殿玄武書法碑林(2021) 開幕茶會:113年8月3日(週六)上午10:00於民治一樓展覽大廳辦理。

靈文圖騰展 探索宇宙能量的藝術之旅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8月3日,新北市三峽清水祖師廟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迎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藝術展覽。鄰近新成立的著名藝術景點「楊靜江美術館」二樓,展出了史無前例的「能量靈文圖騰」展。楊靜江館長精心整修了這座老宅,創立了「楊靜江美術館」,並將之命名為「靜園」。此舉展現了楊館長對藝術的熱情和信念,也延續了文化的傳承和藝術交流的遠見。 本次展覽的主題是「一炁能量靈文圖騰」,由楊靜江美術館特別邀請前世今生維度老師翁紀青的圖騰作品。策展人許旗成博士說明了舉辦此次展覽的緣由,表示深受翁紀青老師圖騰創作的意念與風采吸引。許博士提到,他與妙善老師相識是因為腿疾疼痛,尋訪名醫無果,最後找到妙善老師,了解了前世今生的因果關係,並得以解決問題。這次經歷讓許博士第一次接觸到維度觀點和多元宇宙,也促成了此次的靈文圖騰展覽。他希望通過展覽,讓更多人乃至全世界的人都能了解自己的前世今生。 楊靜江館長表示,這些圖騰的線條和風格十分唯美與空靈。她在近距離接觸靈文圖騰後,被圖騰的能量深深吸引。翁紀青老師在開幕活動中贈送了一幅名為「多維世界」的靈文圖騰給楊靜江館長,希望圖騰中的天地能量能感染每位參觀者,並注入正能量。 此次展覽吸引了眾多嘉賓,包括臺南市星月音樂藝文協會理事長游宜橙、臺灣硬筆書法協會理事胡順華、臺灣硬筆書法藝術協會秘書長吳培基老師、國外友人呂大師、聞名台北歌唱音樂製作的串音有限公司李昀陵老師與臺南市硬筆發展協會理事陳雍壬等。此外,妙善老師的多位靈學學生和好友也齊聚一堂,共同感受圖騰的多元面向。 靈文圖騰創作者翁紀青老師表示,宇宙能量無窮且強大,她通過畫筆將其感受到的宇宙維度能量呈現出來,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創作歷史。此次展覽中的每一幅作品,都是她與宇宙能量溝通的結晶。她希望這些作品能將宇宙的力量傳遞給每一位觀賞者,幫助大家找到內心的平靜與力量。這些圖騰不僅是能量創作,更是內心與宇宙交流的載體。每一筆每一划都飽含著對宇宙能量的感悟和對生活的熱愛。她希望每一位觀賞者都能在這些作品中找到共鳴,感受到心靈的力量與安寧,並在未來的日子裡繼續從中汲取力量與啓發。 在翁老師的全程導覽中,每位參觀者的臉上都展現出多元豐富的表情,從淡然到驚訝與讚嘆,無不被生命中的未知與多元世界的交織所吸引。協辦單位特別準備了「永恆之愛」圖騰貼紙贈送給每位現場朋友,象徵宇宙之母的無私與慈愛,攜帶者都能擁有幸福美滿與喜悅。此次展覽將持續至月底,歡迎大家一同來探索無盡的靈文時空。

林玉雪師生展 禪繞大視界 以畫傳遞療癒與愛心 開啟心靈大自然對話

【記者 吳慧蓮 台南報導】 市府秘書處推展「臺南400·藝起精采」,民治藝文展即日起到7月31日,邀請知名禪繞畫畫家林玉雪師生於民治市政中心辦理「禪繞大視界」畫展,計展出作品30件。 禪繞畫被視為一種靜心療癒的繪畫形式,透過反覆畫線的過程,培養專注力及流洩內心對話的獨特體驗。這次師生展挑戰75x52公分的大構圖,運用細膩線條描繪動植物的微觀世界,為傳統禪繞畫注入新的視野與生命力。師生們為公益關懷,展覽期間將義賣作品並捐出所得一半給0403花蓮震災賑災專戶,以藝術之力傳遞愛與關懷,為受創災區送暖令人敬佩,歡迎社會大眾前來欣賞及共襄善舉。 秘書處指出,林玉雪老師出生於花蓮,臺北師專畢業後,從事美術教育工作之餘,熱衷藝術創作,創設「花瓣藝術坊」並任設計總監,將手作藝術與生活結合,近年積極投入禪繞畫創作及教學推廣。她曾多次於新營文化中心舉辦師生聯展,並應邀臺南百位女性藝術家聯展、青溪新文藝學會聯展、臺南市美術協會聯展及連續9年參加臺灣蘭展工藝聯展。除創作外,林老師也熱心公眾事務,目前擔任南瀛婦女成長協會理事長,引領婦女多元學習、發揮才能及公益關懷,為安定社會作出女力貢獻,成績備受讚賞。 林玉雪老師表示,禪繞畫一詞Zentangle,結合禪修(Zen)和手繪線條構圖(Tangle)兩大元素。透過簡單反覆的手繪線條,禪繞畫孕育出寧靜療癒的創作過程,產生讓人專心投入的同時,釋放生活的壓力與焦慮。林老師進一步闡述「當我們耐心地一線一劃填滿圖案,思緒會逐漸平靜下來,腦海中只剩下眼前的線條,這種狀態就是達到了由內而外的專注力」。林老師指出展出作品「華麗轉身」意指迷途中的朋友們透過禪繞畫的洗滌與思路的重整,走出低潮並創造未來;作品「思念」則寄情大魚將思念,帶給遠赴北海道打工的兒子,祝福他事事順利夢想實現。 秘書處指出,林玉雪師生展「禪繞大視界」的特色有四: 1.突破傳統尺寸,表現75x52公分大構圖創新禪繞畫視覺。 2.細膩掌握線條,表現動植物特徵微觀特寫。 3.體會療癒魅力,通過描畫培養專注力,放空生活壓力。 4.拋磚引藝傳愛,義賣捐助家鄉花蓮震災,傳遞溫暖。 通過展覽不僅呈現不同於傳統禪繞畫風格,也讓我們看見藝術的無限可能性,這也是禪繞畫受大眾喜愛的原因...。 開幕茶會訂於113年7月4日(週四)上午10:30於民治一樓展覽大廳辦理,歡迎民眾踴躍前往觀展。

Popular

車禍後顏面骨重創 正顎手術恢復咬合功能與自信容貌

【記者 王克瑞 台中報導】  38歲的余先生半年前因車禍導致顏面嚴重骨折,上排牙齒幾乎全數脫落,無法咬合與咀嚼,只能吃軟質或流質食物,曾多次到牙科診所諮詢植牙,但因上顎骨過度後縮而無法進行。余先生後至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求診,由整形外科蘇群琳醫師規劃手術,透過正顎手術改善上顎骨後縮問題,不僅復原口腔功能,也讓臉部輪廓更為和諧。  蘇群琳醫師表示,雖然余先生顏面骨折已癒合,但車禍造成的上顎骨後縮,若直接植牙,由於骨骼位置異常,將難以確保正常的咬合功能,且中臉凹陷讓外貌視覺上比實際年齡更加蒼老。因此建議先接受正顎手術,將上顎骨截骨並前移至理想位置,待骨骼癒合後再進行植牙,以確保咬合穩定與改善臉部輪廓。  為確保手術精準,醫療團隊為余先生制定個人化治療計畫。牙科醫師先為其製作暫時性假牙,模擬預計植牙位置,並透過CASS(Computer-Assisted Surgical Simulation)電腦輔助手術模擬技術,精確規劃手術步驟並預測上顎骨前移的咬合狀況,依此製作術中使用的咬合導板,使手術結果貼合術前模擬計劃。余先生的上顎已於術後調整至理想植牙位置,預計半年後進行植牙。此外,中臉凹陷問題亦獲得改善,整體臉部輪廓顯得更為和諧自然。  蘇群琳醫師指出,正顎手術適用於矯正顎骨位置異常所導致的功能或美觀問題,常見適應症包括:下顎前突(戽斗)、上顎或上下顎前突(暴牙)等,這些狀況可能與先天性顱顏發育異常、後天齒顎發展問題或外傷有關,可能影響咀嚼、發音、呼吸,甚至造成臉部比例不協調。手術方式是透過截骨調整上下顎骨位置,使其達到理想咬合與臉型比例,並以骨釘固定,維持穩定癒合。現今正顎手術結合CASS技術,能精準預測骨骼移動與術後咬合,使手術計畫與實際結果高度吻合,提升整體治療效果。  蘇群琳醫師提醒,正顎手術後約1至2週內可恢復日常活動,但腫脹可能持續1至2個月,完全消腫大約需要3至6個月;術後初期需食用流質或軟質食物,約6至8週可逐步恢復正常飲食;術後初期,部分病人可能因咬合變化而短暫影響發音,隨著適應新咬合,多數病人可恢復正常發音。另外,術後通常要搭配牙齒矯正治療,進一步改善咬合與牙列排列,維護長期穩定的治療效果。  蘇群琳醫師強調,正顎手術不僅能改善功能問題,也能大幅提升容貌與自信心。如果民眾有顎骨發育異常、咬合不正(如:戽斗、暴牙、顏面不對稱、顎骨後縮)、或因顏面外傷導致咀嚼或外觀受影響,建議應該及早諮詢專業醫師,以獲得最適合的治療意見。

短筆+垂直牆面 南投醫院治療師讓孩子培養良好握筆姿勢

【記者 潘紅岩 南投報導】  貝貝(化名)是一名5歲的大班孩童,在美術課上,他總是塗色得非常慢,導致當其他同學已經完成畫作時,他卻只完成了一小部分。這讓追求完美的貝貝感到沮喪。幼兒園老師觀察後發現,貝貝的握筆姿勢尚未成熟,可能影響了他的書寫與塗色效率,於是建議家長尋求職能治療師的協助。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黃傳惠職能治療師表示,進入小學後,孩子將面對許多需要使用紙筆的學習活動,因此培養良好的握筆姿勢,是課業學習的重要準備之一。家長們也很希望孩子能夠寫出好字,但要如何以自然、不強迫的方式幫助孩子建立這項能力呢?  根據 Vander Hart 等人(2010)與 Yakimishyn(2002)研究指出,兒童使用短蠟筆在垂直面上進行塗鴉活動,有助於發展更成熟的握筆方式。黃傳惠職能治療師分別針對「垂直牆面活動」與「短筆工具的使用」的好處來做說明。  垂直牆面進行活動的三大優點: 1.提升肩膀穩定度:在垂直面進行操作時,孩子需抬高手臂,這會啟動肩胛周圍的肌群,幫助肩關節穩定。當肩部穩定後,小手能更有效率地進行精細動作,如塗鴉、畫線或握筆書寫。 2.促進手腕形成適當角度:在垂直面活動時,手腕會自然呈現「上翹(背屈)」的姿勢,這種姿勢有助於小肌肉發力與靈活運作,是影響寫字速度與靜態操作效率的關鍵條件之一。 3.鼓勵良好的書寫姿勢:正確的坐姿需要頭、頸成一直線。當孩子面對與眼睛平行的垂直牆面時,會自然抬頭挺胸,同時腹部與背部肌肉持續出力以維持姿勢,這能有效強化核心肌群,是養成良好坐姿的基礎。  使用短筆的三大優點: 1.自然的調整握筆方式:當孩子使用短蠟筆或粉筆時,因筆桿較短,無法用整隻拳頭包覆,只能以拇指、食指與中指的指尖來進行抓握與操作。這樣的方式能自然而然引導孩子形成較成熟的握筆姿勢,比刻意糾正更加輕鬆有效。 2.加強小手前三指的靈活:標準的三指握筆法是拇指、食指與中指共同握住筆桿進行移動,無名指與小指則負責手部穩定。透過短筆的使用,可大幅提高手部兩側的分化能力,讓孩子在未來書寫時更能掌握筆畫的細緻控制,寫出更整齊、清晰的字體。 3.促進弧口出現:當孩子以三指握住短筆時,會同時促使大魚際肌群(Thenar muscle)發力,包括外展拇短肌、屈拇短肌與對掌拇肌,進而促進縱向手弓發展。這個「弧口」能有效提高運筆效率與靈活度,是穩定書寫動作的重要基礎。  黃傳惠職能治療師表示,透過遊戲化的方式,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自然發展手部肌肉與握筆技巧,是培養書寫能力最理想的方式。循序漸進、尊重孩子的發展節奏,避免過度強迫,才能讓學習變得更有動力也更有效果。  0~6歲是孩童發展重要階段,南投醫院特別設立「兒童早療評估暨復健中心」,透過單一服務窗口、跨專業醫療團隊,建立完整專業的兒童發展評估系統服務,以利提供家長全方位的掌握兒童發展情形。

美關稅盪漾 許縣長呼籲談判不能犧牲農業

【記者 潘紅岩 南投報導】  美國關稅政策,衝擊各行業,縣長許淑華日前邀請企業座談外,11日另邀請13鄉鎮市農會探討農業的影響。由於縣府初步評估認為,美國關稅將影稻米、茶葉等農產品,許縣長呼籲中央,未來如擴大對美採購,不能犧牲台灣農業和農民權益。  美發布對等關稅政策,造成全世界動盪,縣府除了邀企業及產業界開會,彙整意見提供中央做紓困、後續補貼或減免參考外,縣府另邀請全縣13鄉鎮市農會、縣農會及中華民國農會,希望了解農民心聲。  許縣長表示,農民朋友可能還感受不到美國對等關稅對農業的衝擊,但賴總統宣布未來將加大對美採購及進口,縣府評估認為,將遭到衝擊農產品主要有稻米、茶葉、香菇、梅子、花卉、蜂蜜等等,涵蓋面很廣。  許縣長指出,未來如擴大對美採購,一定要保持市場的穩定,不能犧牲台灣農業和農民權益,這是談判過程中需注意的,縣府也請各農會掌握產業分布,隨時提供數據,希望談判結果,不會對台灣農造成太大衝擊,縣府也會密切注意,保護農業。  中華民國農會總幹事張永成說,美國關稅影響整體台灣經濟,不是單一農業而已,台灣糧食自給率不過才31%,大部分糧食依賴進口,而美國是糧食輸出國,對等關稅處理,期待台灣經得起關稅衝擊。  縣農會總幹事曾明瑞表示,台灣銷到美國如果課徵10%以上關稅稅率,將造成農產品衝擊,不利於台灣小農經濟的維持,盼中央和美國進行談判時應注意。  縣府農業處副處長曾銀位簡報表示,台灣農產品銷美,受關稅提高影響的主要農產品,南投縣有茶、米、香菇、蝴蝶蘭、養蜂業產品等,面對關稅影響,建議多管齊下,除了建議提高紓困金,輔導農民團體及農企業提升競爭力、提高產品價值、加強行銷,協助老農離農及青農返鄉,也是因應對策之一。

許富凱跨界血肉果汁機 屏東三大日音樂節吸17萬人次轟動登場

【記者 潘紅岩 屏東報導】  「屏東三大日音樂節」昨(12)日晚間於縣立體育館熱力續演,第二天主打「搖滾樂團日」,邀集芒果醬、小男孩樂團、宋德鶴、溫室雜草等人氣樂團輪番開唱,壓軸則由金曲歌王許富凱與金曲樂團血肉果汁機跨界聯手,震撼演出〈伊的身邊已經有別人2023〉,掀起現場高潮!  縣長周春米驚喜現身舞台,與許富凱合唱經典情歌〈愛情限時批〉,歌聲一出,全場尖叫聲四起,現場湧入超過7.5萬人次、線上觀看人數更近10萬,氣氛沸騰到最高點。  許富凱首度站上「三大日」舞台,即與血肉果汁機強勢合體,三小時不間斷火力全開,體育館前草地與仁愛路市集擠滿熱情樂迷,成為春季音樂盛事代表。  縣府傳播暨國際事務處指出,「屏東三大日音樂節」自2018年舉辦以來已邁入第八屆,成為春天最大規模的音樂慶典,與墾丁「台灣祭」不同,三大日分為經典、文青、搖滾三主題,邀請歌王歌后輪番登場,展現屏東豐富多元的音樂魅力。  昨日時段主打經典風格,意外吸引大批熟齡樂迷卡位搖滾區,展現不輸年輕人的熱情;今晨則有年輕族群提前排隊,樂迷年齡層橫跨老中青,顯示音樂節已成功打進各世代。  縣府進一步預告,今(13)日壓軸場將由亞洲舞王羅志祥、金曲歌后楊乃文、Bii畢書盡、美秀集團、安吉等重量級卡司接力演出,現場還有文創市集、美食攤位、限定商品等,帶來音樂與創意的雙重饗宴。  無法親臨現場的樂迷也可透過MTV台、三立新聞FB、Vidol YouTube、Hami Video、LINE TODAY及縣長周春米臉書等多平台同步觀看直播,共同感受這場春日音樂盛會的熱力。

成功國小校外參訪「消防教室」

【記者 潘紅岩 澎湖報導】  為落實防災教育及對於火災的認知,本縣成功國小師生一行約38人,特於本114年4月2日9時至10時30分安排校外教學活動機會,搭車共同前往消防局參加「消防教室」活動,體驗防火防災教育課程。  馬公消防分隊熱情的歡迎成功國小師生參訪,安排了解防火防災知識,使學童知道火災的可怕,進而如何預防火災發生,也希望能從小培養防災知識、災害預防及避免意外發生的觀念。此次參訪也由消防局教官,宣導居家防火安全注意事項、清明節掃墓祭拜祖先不焚燒冥紙及「119」報案重點等事項,同時讓參訪師生們藉以認識及學習如何操作消防安全設備,並實際了解相關之防災知識與逃生觀念。此次參訪過程設計讓各位學童實際搭上雲梯車、詳細講解滅火器之使用及模擬身處煙霧瀰漫的居室該如何正確逃生等,透過身歷其境寓教於樂的方式,加強學童的防火防災知識。由於消防工作平時在學校是接觸不到的,小朋友們不管是對消防車及救災器材都倍感興趣,此次參訪在師生與消防員的高度互動下圓滿結束。  消防局局長許文光表示,防火教育需向下紮根,應教導學童使其了解防火的重要性,遇災害時能隨機應變使用救災器具,更應了解家中逃生路線,以及災害發生時如何處置、報案重點等,才不至於發生不可彌補的憾事,期望透過此次實地參訪,使老師、孩童學習正確的消防觀念,進而傳達給父母親、身邊的朋友與家人,讓消防知識能真正普及化,達成防火及防災教育宣導普及化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