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障運米食饗宴南投熱情迎賓 許縣長感謝贊助單位共襄盛舉
【記者 范至延 南投報導】
113年全國身心障礙國民運動會在南投縣農工商會展中心開幕典禮前,南投以盛大的米食饗宴隆重款待,大會籌備會召集人許淑華縣長至現場歡迎來自全國各縣市的選手貴賓,南投以好山好水及豐盛佳餚招待各縣市職隊員,讓大家飽餐養足精神,在開幕典禮時一同為全國選手加油,許縣長並感謝所有的工作人員及農會的支援,在活動中頒發獎牌與獎狀,感謝贊助單位的共襄盛舉,合力完成身心障礙運動最高層級的全國賽會,林儒暘議員、張婉慈議員、蘇昱誠議員也到現場與參與選手打氣。
許縣長表示,全障運共18個競賽場地,為讓與會的隊職員及縣民感受運動氛圍,特別推出「樂在南投-蓋章集點」摸彩活動,民眾到各場館觀賞比賽為選手加油,集滿6個場地戳章兌換摸彩券,即可在5月27日參加摸彩,獎品豐富有65吋液晶電視、名牌筆電、ipad平板電腦等大獎,歡迎大家一起來共襄盛舉。
南投縣幅員廣大,農業生態多樣化,種植作物非常多元,各級農會及農友皆非常用心,米食饗宴中提供包括竹山的蕃薯包、鹿谷的竹筒飯、信義的石板烤肉以及現場烹煮的南投意麵等,除了這些在地名聞遐邇的美食外,近年來農民的創意源源不絕,也開發了不少新料理,例如草屯的創意米麵包、名間的山藥油飯、埔里的筊白筍泡麵等,由各鄉鎮市在地食材結合創意而成的料理,當天匯集現場呈現給所有嘉賓,充分展現南投縣地主之誼。
米食饗宴除了以美味健康料理招待賓客、邀請樂團演奏,讓嘉賓們盡情享受佳餚,在餐具的供應上,南投縣一向提倡環保,現場提供環保餐具的選項,鼓勵大家盡可能使用非一次性的餐具,透過實際體驗來了解永續,在生活中實踐,達到減碳環保的目的。
另外現場也有愛心庇護工場的學員參與這次活動,透過全障運賽會參與,讓學員們參與、接觸大型活動,未來會有更多的機會投入職場,也展現大會對庇護學員的支持與肯定。
除了米食饗宴外,今年本縣安排給來自各縣市團本部人員的午餐也非常用心,5月24日至28日五天的午宴,設計了五個不同的主題,分別是南投特色小吃、梅子主題、竹筍主題、茶葉入菜及原住民風味餐等。其中包括意麵、滷味、梅醬壽司、梅子雞湯、竹筒飯、梅汁排骨、脆梅泡菜、竹筒飯、竹筍焢肉、竹筍火鍋湯、茶香油飯、茶香燻雞、茶香香腸,另有原住民特色的紅豆飯、烤大豬、烤蔬菜等。
AI時代的競技盛會 2024花蓮華紙公益盃自走車大賽
【記者 潘紅岩 綜合報導】
由花蓮縣政府與中華紙漿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辦理「2024花蓮縣華紙公益盃AI自走車機器人大賽」於113年5月25日(星期六)假國立花蓮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學生活動中心盛大登場,本次競賽共匯聚東部地區(花蓮縣、臺東縣)共計400多名師生齊聚花蓮,同時為呼應AI時代的來臨,本屆特規劃人工智慧程式設計為主題之競賽項目,可讓師生體驗AI結合教育應用的創新賽事!
本次競賽項目分為「迷宮守衛戰」、「相撲對抗賽」、「接軌循線任務賽」、「AI智能相撲戰」;迷宮守衛戰要求參賽隊伍在限定時間內,通過程式控制自走車在迷宮中避開障礙,展現策略與機動性;相撲對抗賽則是一場力量與智慧的較量,參賽者需控制自走車並將對手推出賽場;接軌循線任務賽則考驗參賽者的精準控制能力,要求自走車準確追踪路徑,停在對應顏色(關卡主題)完成任務。
為接軌人工智慧世代於教育應用的初探,本次新增AI智能相撲戰,這個項目不僅考驗參賽者的技術知識,更是對其創造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的一次絕佳考驗;每位選手必須透過與LLM聊天機器人的對話來尋求解決編程問題的方法,選手須在賽場中進行資料蒐集與訓練描述問題的本質、構思演算法思路所需並實現功能需求,透過LLM生成程式碼進行相撲車輛必要的調整與優化,以達到更佳的解決方案進行對抗;本項競賽挑戰學生程式撰寫、機體調校及問題解決能力,也展現各校科技教育學習成果。
縣長徐榛蔚表示,公益盃AI自走車機器人大賽不僅是一場科技比賽,更是一個學習、成長和交流的平台,這種公開、開源的比賽方式,為學生們打開了一扇通向科技領域的大門,今年更因應AI興起,學習使用AI工具已經是全民運動,未來花蓮縣政府也將辦理更多相關AI培訓課程與教育競賽,讓更多花蓮學子受益,為我們的科技未來培養更多的人才。
在AI議題發燒的今日,培養學生邏輯思考、強化運算思維刻不容緩。學生於自走車競賽中運用程式運算及邏輯思考通過重重關卡,從中摸索找出解決問題方法,期許學生能將這種思維應用在生活中,養成與未來科技世代接軌所必需的能力。
竹山鎮鯉南路轎車自撞電線桿受困搶救
【記者 李怡函 南投報導】
南投縣政府消防局第三大隊竹山分隊於113年05月22日晚上19時40分接獲救災救護指揮中心派遣,指稱位於竹山鎮鯉南路上車禍事故,有人受困車上,請前往搶救。竹山分隊立即出動消防車及救護車共3輛前往搶救。
消防人員抵達現場時發現一輛黑色vios小轎車自撞路邊電線桿,車頭嚴重毀損,駕駛及副駕駛座乘客受困車內。兩名傷者意識昏迷,駕駛安全頭皮翻開可見頭骨,肢體撕裂傷及開放性骨折,竹山分隊搶救人員經評估後以油壓破壞器材撐開車體後先將傷者已長短背板脫困,救護人員施予頸圈、長背板固定、包紮止血、清洗傷口、骨折固定,後送竹山秀傳醫院救治。確切的事故原因與發生過程尚待警方調查後釐清。
由於此次車禍車上兩人傷者皆未繫安全帶,因高速撞擊致傷勢嚴重,竹山分隊呼籲民眾行車應繫安全帶以確保行車安全。
十年腫瘤困擾終結 77歲王婦人術後重獲健康
【記者 葉婉婷 南投報導】
南投基督教醫院近日接獲一名甲狀腺異常個案,患者為77歲的王姓婦人,因婦人具有些微失智症狀,須由社工代為表達,經由社會局轉介至該院耳鼻喉科進行巨大甲狀腺腫瘤切除手術的評估。
這起案例的特別之處在於王婦人的甲狀腺腫瘤已經外顯超過十年,腫瘤造成脖子外觀嚴重隆起,而王婦人卻遲遲未主動就醫的原因,一方面是腫瘤並未造成婦人身體過多不適,另一方面則是家庭支援差且經濟狀況不佳,無法負擔相關醫療費用。近日因吞嚥困難及外觀明顯異常,在社工的協助下,安排至本院就醫評估。
在耳鼻喉暨頭頸外科部余萬年醫師門診進行初步的檢查,顯示兩側甲狀腺皆有腫瘤,造成左側脖子外觀明顯隆起的腫瘤已超過10cm,有明顯氣管偏移至右側,立即安排頸部超音波及細針穿刺的檢查,經病理檢驗後、評估為無惡性細胞。但王女士因失智表達能力不佳,社工表示平時雖無因壓迫氣管造成過度喘息,但發現有吞嚥困難的情況。在余萬年醫師解釋手術方式及風險後,便安排甲狀腺切除手術。手術順利完成王婦人只住院三天兩夜便順利出院,術後一週回診追蹤,傷口已癒合,且未出現任何後遺症,恢復狀況良好。
余醫師表示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甲狀腺手術的風險已經大大降低。使用內視鏡和特殊的能量器械,如超音波刀,可以減少手術中的出血風險,並且減少對周圍組織的損傷。這些技術有效協助更精確地切除腫瘤,同時保留更多的正常甲狀腺組織以利於日後甲狀腺功能恢復。余醫師呼籲民眾不必對進行手術過度緊張,且腫瘤有惡化為癌症的可能,若發現有腫瘤存在,應立即前往醫院檢查並向醫師尋求解決的方法。
這起案例不僅說明了南投地區醫療的進步,同時也突顯了台灣醫療系統中的一些挑戰,尤其是在處理缺乏資源和支持的老年患者方面。南投基督教醫院表示,將持續與社會福利機構密切地合作,以確保所有患者都能獲得必要的醫療照顧。
「文化的薈萃」探索兩岸動漫音樂的創新與傳承
【記者 潘紅岩 綜合報導】
為了積極搭建多領域、多通路、多層次的兩岸交流合作平台,促進兩岸青年深入交流與相互理解,由中國致公黨四川省委員會、中國致公黨中央聯絡部、四川省政協港澳台僑和外事委員會、四川海外聯誼會共同主辦的第三屆「四川海峽兩岸動漫音樂文化週」活動,於5月17日至20日在成都隆重舉行。本屆活動以「樂於青春、放飛夢想」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兩岸及港澳地區政界、經濟界、文化動漫界的相關人士及優秀青年代表等400多位嘉賓參與。
據悉,本屆「四川海峽兩岸動漫音樂文化週」是致公黨四川省委舉辦的第三次兩岸文創領域的交流盛會。動漫音樂作為兩岸青少年喜愛的文化創意產業,川台兩地均擁有豐富的動漫文化資源與產業優勢。舉辦此類動漫音樂交流活動,不僅能夠促進兩岸文化產業的融合與發展,更能激發兩岸青少年對動漫文化的熱愛與創造力,縮短心靈距離,產生共鳴,增進情感交流,達成心靈的契合,並拓展兩岸青年對深厚民族文化的視野。致公黨四川省委發揮其獨特優勢,集思廣益,積極探索兩岸交流的新機制、新模式、新管道,建立了一個重要的兩岸青少年文化交流平台和聯繫紐帶,進一步推動了川台兩地在文創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中國致公黨中央副主席盧國懿在致詞中強調,「四川海峽兩岸動漫音樂文化週」活動已成功舉辦三屆,以其受歡迎的形式展現青春活力,正逐漸成為對台文化交流的標誌性品牌。他期望活動能成為兩岸青年文藝交流的重要平台,在浪漫與成功的城市成都,讓兩岸文化交流潮流興起,充分展現青春才華與活力,激發藝術的青春火花;成為兩岸青年增進友誼的重要平台,通過動漫音樂這一媒介,在交流互動中不斷增進了解,互相學習,讓更多兩岸青年相識相知,同心協力,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注入新的青春活力;成為兩岸青年凝聚共識的重要平台,讓台灣青年親身感受到祖國大陸特別是西部地區的迅速發展,將中國的偉大與四川的美好傳播至世界各地,促進兩岸同胞的文化認同,共享祖國發展的成果,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中國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在致詞中表示,本次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以動漫文化為紐帶,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增進兩岸青年的交流與互動,深化情感認同,推動兩岸動漫文化產業的共同發展。台灣「國際洪門中華總會」理事長、新黨副秘書長鄭光禮在致詞中表示,四川海峽兩岸動漫音樂文化週為兩岸青年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台,匯聚了兩岸文藝的先鋒人物,致力於推動中華文化的發揚與傳播,展現了中華文化的自信,有利於促進兩岸的融合發展和同胞心靈的契合。
兩岸動漫文化界的專家鍾遠波、倪泰樂、李波、唱寰宇、林明正,以及青年代表石浩、李偉國、吳思容、伍詩涵等紛紛表示:兩岸文化一脈相承,我們既要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又要不斷創新,保持中華文化的生命力。目前大陸的動漫音樂文化及相關產業正在蓬勃發展,並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我們兩岸青年應攜手合作,加強交流,深化合作,共同推動兩岸動漫產業的發展,開拓國際市場,為提升中華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貢獻力量。
本屆文化週的主要活動包括開幕式、四川海峽兩岸動漫文化交流展、四川海峽兩岸書畫交流展、四川海峽兩岸數位青年論壇、四川海峽兩岸動漫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以及四川海峽兩岸動漫音樂晚會、參觀考察等。來自兩岸的眾多動漫藝術家、動漫專業院校、動漫文化企業齊聚一堂,透過豐富多元的活動內容,促進兩岸同胞心靈的契合,增強台灣青年對祖國文化的認同,達成共識,為兩岸文化交流、融合發展注入新動能。
本屆「四川海峽兩岸動漫音樂文化週」的亮點活動包括了開幕式、四川海峽兩岸動漫文化交流展、四川海峽兩岸書畫交流展、四川海峽兩岸數位青年論壇、四川海峽兩岸動漫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以及四川海峽兩岸動漫音樂晚會和參觀考察等。這些活動不僅展示了兩岸動漫藝術家的精湛技藝,也為動漫專業院校和文化企業提供了一個展現自身實力的平台,進一步促進了兩岸文化的交流與合作。
Popular
2025南投清境星空音樂饗宴 動力火車嗨翻清境
【記者 王克瑞 南投報導】
清境星空音樂會10日晚上在清境星巴克廣場舉行,邀請動力火車演唱,大批粉絲不畏風雨,冒雨聽歌,表演節目嗨翻清境。南投縣長許淑華開場致詞表示,雖然清境下雨,但遊客不減熱情,縣府積極推動低碳旅遊,南投星空季系列活動是多樣性的知性之旅,歡迎各界參加。
南投星空季首場系列活動『2025南投星空季—清境星心相ing音樂趴』,吸引許多熱愛音樂與星空旅遊的民眾參加,即使清境下著雨,星空音樂會依舊是一場視覺、聽覺饗宴,充滿熱情與歡樂,包括縣議員林庭秝、林芳伃、蘇昱誠;仁愛鄉長江子信及清境相關業者也出席活動,清境的雨夜變得好熱鬧。
許縣長表示,清境地區是重要觀星勝地,縣府推廣南投星空季,舉辦「清境星心相ing音樂趴」外,5月17日於鹿谷溪頭、8月23日於信義東埔及10月4日於南投市將持續辦理南投星空季系列活動,歡迎參加。
清境星空音樂會有「南投縣仁愛國小」學生開場,表演賽德克族傳統舞蹈、還有「張家綸老師」的小提琴演奏,「K.M.F極限火舞團」帶來火光四射的演出,讓清境夜空更加璀璨奪目!『動力火車』則是壓軸登場,熱血氣氛嗨翻清境。
2025南投星空季清境系列活動還有「星際列車之旅」,5月17日至5月26日辦理,適合大小朋友及星空愛好者深入體驗合歡山與清境的夜空之美,限量200人參與,將由專業導覽員帶領大家搭乘接駁車,觀星體驗及星座解說,並拍攝參加者與美麗星空的合照,留下最愛的星空回憶,歡迎踴躍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BXmVkzuf8K8khRHE9。
「2025澎湖花火節」五鄉一市景點裝置吸睛亮相打卡抽獎熱潮席捲全澎湖
【記者 潘紅岩 澎湖報導】
2025澎湖國際海上花火節於4月28日舉行試放場,現場人潮湧現,為年度花火盛會揭開序幕。活動將於5月5日正式開幕,今年特別與國際知名品牌合作,創造話題與聲量,也特別在縣內五鄉一市設置角色裝置藝術,不僅增添趣味與話題,更引領遊客深度探索澎湖、體驗花火節的熱鬧氛圍。
裝置藝術設於馬公市觀音亭主場地、湖西鄉龍門閉鎖陣地、白沙鄉跨海大橋(通梁端)、西嶼鄉三仙塔景觀台、望安鄉網垵口沙灘及七美鄉遊客中心,目前皆已設置完成,迅速成為民眾拍照打卡的熱門景點。這些活潑逗趣的角色造型與澎湖在地風情相互呼應,預期將成為今年夏季最具魅力的拍照新地標,搭配璀璨煙火與主題無人機秀,為遊客營造難忘的感動回憶。
為配合裝置藝術展出,旅遊處同步推出「FB打卡抽好禮」活動,自5月5日至7月29日止,只需完成簡單步驟即可參加抽獎、有機會抽中好禮。民眾需追蹤「澎湖國際海上花火節」Facebook粉絲專頁,前往下列任選三處指定地點(包含五鄉一市合作品牌裝置藝術6處、澎湖化石館、生物多樣性展示館、開拓館、金龜頭砲台、篤行十村、龍門閉鎖陣地),與角色裝置藝術或館舍門面合影,並將三張照片上傳至指定貼文留言區,即具抽獎資格。活動每月舉辦一次抽獎,5至7月各送出2台iPad,另有機票、船票、住宿券、海洋牧場體驗券等豐富獎項,邀請大家熱情參與,共享夏日盛會。
此外,花火節期間縣府提供免費接駁車服務,於每場煙火施放日晚間7時至10時營運,從觀音亭主場往返文澳國小體育館(新店路側)與縣府衛生局(步行約450公尺可抵主場)。接駁車沿途停靠第三漁港國際廣場(新店路側日光遮棚下)與南海遊客中心(同和路側公車格),每15分鐘一班,歡迎民眾多加利用,舒緩交通壅塞。
散場後接駁車服務將持續至晚間10點,旅客可於縣府衛生局站等候接駁車,依序返回南海遊客中心、國際廣場及文澳國小體育館。
花火節觀音亭主場活動亦設有免費輪椅借用服務,借用地點包括觀音亭會場服務台、救國團澎湖青年活動中心(介壽路)、澎湖縣政府警衛室及縣府衛生局。服務時間為當日晚間6時30分至9時30分,借用時僅需抵押身分證明文件正本(本國身分證或有效期內護照),並請於當日歸還,以共同珍惜公共資源。更多詳情請見官方網站「澎湖Travel」或Facebook粉絲專頁「澎湖國際海上花火節」。
菊島中興國小校外參訪「消防教室」
【記者 王克瑞 澎湖報導】
為加強學童對於火災的認知,本縣中興國小師生特於114年4月30日上午,利用校外教學活動機會,前往消防局參加「消防教室」活動,體驗動態防火防災教育課程。
本次活動人數共有58位學童,由馬公消防分隊教官安排豐富課程,引領小朋友體驗擔任消防員、認識各項消防專業器材及學習防災知識,室外體驗課程有消防車輛射水、各式消防車輛及器材介紹、滅火器操作、雲梯車救援及CPR體驗,其中最令學童期待的非雲梯車莫屬,平時只有在卡通或電影中看過,實際乘坐後才體會到高處作業的難度與恐懼感,是人生中難得的體驗。藉由此次教育課程,讓師生實際了解正確防火防災知識與逃生觀念,將防災教育向下扎根。
每一次的消防教室,教官們總是費盡心力規劃籌備,以學童快樂體驗、收穫滿載為目標,並希望能從中體會火災的可怕、學習火場逃生的知識及了解消防員救災之不易。小朋友們返回家中跟家人分享心得時,一併將居家防火概念傳遞給家人親戚,加速防災知識普及化,以有效地降低災害之發生。
車禍後顏面骨重創 正顎手術恢復咬合功能與自信容貌
【記者 王克瑞 台中報導】
38歲的余先生半年前因車禍導致顏面嚴重骨折,上排牙齒幾乎全數脫落,無法咬合與咀嚼,只能吃軟質或流質食物,曾多次到牙科診所諮詢植牙,但因上顎骨過度後縮而無法進行。余先生後至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求診,由整形外科蘇群琳醫師規劃手術,透過正顎手術改善上顎骨後縮問題,不僅復原口腔功能,也讓臉部輪廓更為和諧。
蘇群琳醫師表示,雖然余先生顏面骨折已癒合,但車禍造成的上顎骨後縮,若直接植牙,由於骨骼位置異常,將難以確保正常的咬合功能,且中臉凹陷讓外貌視覺上比實際年齡更加蒼老。因此建議先接受正顎手術,將上顎骨截骨並前移至理想位置,待骨骼癒合後再進行植牙,以確保咬合穩定與改善臉部輪廓。
為確保手術精準,醫療團隊為余先生制定個人化治療計畫。牙科醫師先為其製作暫時性假牙,模擬預計植牙位置,並透過CASS(Computer-Assisted Surgical Simulation)電腦輔助手術模擬技術,精確規劃手術步驟並預測上顎骨前移的咬合狀況,依此製作術中使用的咬合導板,使手術結果貼合術前模擬計劃。余先生的上顎已於術後調整至理想植牙位置,預計半年後進行植牙。此外,中臉凹陷問題亦獲得改善,整體臉部輪廓顯得更為和諧自然。
蘇群琳醫師指出,正顎手術適用於矯正顎骨位置異常所導致的功能或美觀問題,常見適應症包括:下顎前突(戽斗)、上顎或上下顎前突(暴牙)等,這些狀況可能與先天性顱顏發育異常、後天齒顎發展問題或外傷有關,可能影響咀嚼、發音、呼吸,甚至造成臉部比例不協調。手術方式是透過截骨調整上下顎骨位置,使其達到理想咬合與臉型比例,並以骨釘固定,維持穩定癒合。現今正顎手術結合CASS技術,能精準預測骨骼移動與術後咬合,使手術計畫與實際結果高度吻合,提升整體治療效果。
蘇群琳醫師提醒,正顎手術後約1至2週內可恢復日常活動,但腫脹可能持續1至2個月,完全消腫大約需要3至6個月;術後初期需食用流質或軟質食物,約6至8週可逐步恢復正常飲食;術後初期,部分病人可能因咬合變化而短暫影響發音,隨著適應新咬合,多數病人可恢復正常發音。另外,術後通常要搭配牙齒矯正治療,進一步改善咬合與牙列排列,維護長期穩定的治療效果。
蘇群琳醫師強調,正顎手術不僅能改善功能問題,也能大幅提升容貌與自信心。如果民眾有顎骨發育異常、咬合不正(如:戽斗、暴牙、顏面不對稱、顎骨後縮)、或因顏面外傷導致咀嚼或外觀受影響,建議應該及早諮詢專業醫師,以獲得最適合的治療意見。
短筆+垂直牆面 南投醫院治療師讓孩子培養良好握筆姿勢
【記者 潘紅岩 南投報導】
貝貝(化名)是一名5歲的大班孩童,在美術課上,他總是塗色得非常慢,導致當其他同學已經完成畫作時,他卻只完成了一小部分。這讓追求完美的貝貝感到沮喪。幼兒園老師觀察後發現,貝貝的握筆姿勢尚未成熟,可能影響了他的書寫與塗色效率,於是建議家長尋求職能治療師的協助。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黃傳惠職能治療師表示,進入小學後,孩子將面對許多需要使用紙筆的學習活動,因此培養良好的握筆姿勢,是課業學習的重要準備之一。家長們也很希望孩子能夠寫出好字,但要如何以自然、不強迫的方式幫助孩子建立這項能力呢?
根據 Vander Hart 等人(2010)與 Yakimishyn(2002)研究指出,兒童使用短蠟筆在垂直面上進行塗鴉活動,有助於發展更成熟的握筆方式。黃傳惠職能治療師分別針對「垂直牆面活動」與「短筆工具的使用」的好處來做說明。
垂直牆面進行活動的三大優點:
1.提升肩膀穩定度:在垂直面進行操作時,孩子需抬高手臂,這會啟動肩胛周圍的肌群,幫助肩關節穩定。當肩部穩定後,小手能更有效率地進行精細動作,如塗鴉、畫線或握筆書寫。
2.促進手腕形成適當角度:在垂直面活動時,手腕會自然呈現「上翹(背屈)」的姿勢,這種姿勢有助於小肌肉發力與靈活運作,是影響寫字速度與靜態操作效率的關鍵條件之一。
3.鼓勵良好的書寫姿勢:正確的坐姿需要頭、頸成一直線。當孩子面對與眼睛平行的垂直牆面時,會自然抬頭挺胸,同時腹部與背部肌肉持續出力以維持姿勢,這能有效強化核心肌群,是養成良好坐姿的基礎。
使用短筆的三大優點:
1.自然的調整握筆方式:當孩子使用短蠟筆或粉筆時,因筆桿較短,無法用整隻拳頭包覆,只能以拇指、食指與中指的指尖來進行抓握與操作。這樣的方式能自然而然引導孩子形成較成熟的握筆姿勢,比刻意糾正更加輕鬆有效。
2.加強小手前三指的靈活:標準的三指握筆法是拇指、食指與中指共同握住筆桿進行移動,無名指與小指則負責手部穩定。透過短筆的使用,可大幅提高手部兩側的分化能力,讓孩子在未來書寫時更能掌握筆畫的細緻控制,寫出更整齊、清晰的字體。
3.促進弧口出現:當孩子以三指握住短筆時,會同時促使大魚際肌群(Thenar muscle)發力,包括外展拇短肌、屈拇短肌與對掌拇肌,進而促進縱向手弓發展。這個「弧口」能有效提高運筆效率與靈活度,是穩定書寫動作的重要基礎。
黃傳惠職能治療師表示,透過遊戲化的方式,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自然發展手部肌肉與握筆技巧,是培養書寫能力最理想的方式。循序漸進、尊重孩子的發展節奏,避免過度強迫,才能讓學習變得更有動力也更有效果。
0~6歲是孩童發展重要階段,南投醫院特別設立「兒童早療評估暨復健中心」,透過單一服務窗口、跨專業醫療團隊,建立完整專業的兒童發展評估系統服務,以利提供家長全方位的掌握兒童發展情形。